我起跑线.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起跑线

我起跑线      曲折的求学经历      1937年12月,我背着沉重的行李来到山西的古城临汾。当年我17岁,这是我离开家乡郑州的第一次远行。临行前,我的良师也是我最热心的忘年朋友――一个失去组织关系的老党员黄正甫,给他的那些熟人写了信,让他们把我介绍到延安抗大去学习。可是到了延安,要找的这两个人,也许有这样那样的顾虑都推辞了。这样我就不得不贸然去闯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我站在办事处的门洞里,隔着窗口同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谈了话。因为我没有介绍信,我的要求被婉拒,他说抗大已经招考过了。我的梦想幻灭了。我怅然若失地在门洞里站了好几分钟。幸亏旁边墙上贴着另一张招生广告,仔细看,原来是八路军115师军政干部学校要人。我问工作人员:“这个比抗大怎么样?”他答道:“也差不多。”于是我就在当天夜里扛上行李上了火车,折返潼关,于朝阳初起时渡过黄河。在风陵渡的小火车上冻了一夜,这才来到临汾。   坐在小摊的矮凳上,我一边吃东西,一边张望着大街上的行人。这时太原已沦入日军之手一个多月,临汾城已成了晋中的抗敌重镇。不仅阎锡山的指挥中心设在此处,他还办了一个与共产党争夺青年的民族革命大学。南来北往的军人很多。以彭雪枫为处长的八路军办事处,也设在郊区不远的地方。街上也偶尔有佩戴着“八路”臂章的军人出现。我默默地注视着他们,他们之中有女兵,甚至有似乎穿上军服不久的家庭妇女。他们谈笑自若地从我身边走过,这时候,我心里是多么地羡慕他们呵!为什么他们都能当上八路军呢?为什么我就遇到这么多困难呢?   从临汾到蒲县有一条蜿蜒起伏的黄土公路。我在滚滚的黄尘中踽踽独行,到日落时分还没有赶到,只好住在紧靠山坡路边的一家乡村小店。   第二天一早,我刚要启程继续前行,偶尔抬头,见店旁墙壁上贴着一个通告,说是115师军政干校已由蒲县移往赵城(现属洪洞)马牧村去了。我只好掉头从原路再返临汾,乘夜班火车于当夜赶到赵城。一个人扛着行李行走在黑黝黝的田野里,摸索着,进了这座陌生的小城,找了一家小店住下。   这时,赵城已经迫近前线。传说敌我正对峙在???县一带,距此仅90华里。城里已充满战争的气氛。小店里人不多,只住着几个国民党部队下来的散兵。大家都睡在一条大炕上,同他们聊起来,他们都很悲观。说是日本人的飞机大炮厉害,连刺刀也比我们长几分,你刺不到他,他就刺到你身上去了。我无意同他们多谈,只是注意询问八路军的所在和马牧村的位置。   第二天用过早饭,我即兴冲冲地上了路,一路打听着向马牧村奔去。路上我低头一看,我自家乡出走时穿的一双鞋子已经破烂不堪,很不像个样子。正好遇上一个卖棉鞋的妇女,我就买了一双,立时穿在脚上。不想在庄稼地行走,被高梁楂子扎了一个大洞,怪可惜的。幸好很快就到了马牧村,又被喜悦的心情代替了。马牧村是个很大的镇子,八路军总部和115师师部都驻在这里。115师军政干校驻在一个小学校里,在这里,接待我的是一个矮胖和蔼的东北人,后来知道,他就是学校的办公室主任,名叫方炽,曾经是东北大学的学生。他打量了一下我这个穿着黑色学生装风尘仆仆的青年人,问明来意,笑了笑,马上就同我对面而坐,开始了入学考试。考试方式很简单,就是口试我三个问题。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什么?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意义是什么?三、你自己的志愿和目的是什么?由于我在家时就受到上海左翼文化的影响,看过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何干之的《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以及生活书店出版的青年自学丛书和上海出的杂志《自修大学》,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困难。第三个问题更可以借此倾吐我出来的满腔热忱。回答完毕,他立刻挥挥手满意地笑着说:“录取了!”我在这里饱饱地吃了一餐饭,大米饭和飘着一层辣椒油的豆腐圩(土豆)汤。当天把行李搬来,换上了八路军的灰军服,左臂也戴上了十分醒目的“八路”的臂章,正式成为八路军的一名战士。想起这一段,我任何时候都忘不了方炽同志。      短暂的军校生活      当时115师干校还处于初创阶段,抗日青年每天都三五成群地陆续到来,学校还没有固定的教员,只偶尔有一位首长来校讲课,加上师主力北上执行任务,不久就合编到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去了。   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是一个很正规的军事学校,其前身是红军教导师,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随营学校,东渡黄河随总司令部一起行动。任务是在战地培训下层干部,随时补充部队。校长韦国清,政委陈明,教务处处长闫捷三,政治处主任张正光。他们在红军中都是久经锻炼富有办学经验的老干部。   随营学校的所在地洪洞县白石村,也是一个很大的镇子,村子里有一个像地主庄园似的高墙大院,校部就驻在这里。我们来到白石村,又经过一番入学考试,编为7个队,共千余人。我被分到文化程度较高的4队,住在一个名叫五圣寺的古庙里。庙楼前是一个广场,对面是一座戏楼,旁边就是校部的那个大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