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供求因素分析.docVIP

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供求因素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供求因素分析

我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供求因素分析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每年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程度逐步下降,大学生就业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各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竞争的市场上,需求与供给是相互作用的两种力量,本文就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对大学生就业状况作一分析。      一、影响对大学生需求的经济因素   1.我国市场经济下“下岗潮”“民工潮”对大学生就业的挑战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需求理论,目前大量的下岗工人及进城农民,他们的“价格”较大学生要低廉,他们作为具有替代性的“相关商品”,必然会挤占本属于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这和我国产业链的低端有关)。在未来几十年里,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左右,同时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每年增加1%计算,农村劳动力每年向城市将要转移1000万人,随着科技发展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劳力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这将极大地加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民营企业的弱势削弱了其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   由于我国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阶段,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国有企业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同时国有企业的垄断性及由此带来的封闭性致使其吸纳劳动力是有限的;民营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劳动力多,据统计我国中小型企业创造了65%的就业岗位。但民营企业目前在诸多方面如税收,融资,政府采购,经营环境等方面尚未受到公平待遇,在经济中处于弱势,微观经济学认为,消费者的收入是决定商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大多民营企业收入状况不佳,影响其对大学生的需求,导致其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能力不足。   3.我国产业结构的失衡导致用人用工市场争饭碗   在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中,高校毕业生属于高端人才,多年经济高速增长,高端人才“滞销”,原因何在?因为就业需求是个派生性的需求,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尤其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众多的低??产业难以形成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因此出现了研究生不断挤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岗位,甚至大学生和农民工抢饭碗的情况。   第三产业向来被认为是吸收大学生劳动力的最强领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如果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高,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就会创造出更多的高端就业机会。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对普通劳力需求旺盛,对高素质的大学生需求不足。    4.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   在全球性的经济寒潮冲击下,社会总需求下降,企业为了生存,都在实行降低需求减少扩张的过冬政策,最终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多企业取消了进入校园招聘的计划。还有很多外向型企业,招收人数也在下降。   虽然我国目前经济已经企稳回升,但这场金融危机的发展动向及其影响仍有不确定处,因为欧美等国经济形势仍不乐观,作为对外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的中国,如何独善其身?金融危机让原本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的求职之路雪上加霜。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培养供给方面的内在因素   1.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增长过快   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市场是高层次人才市场(相对于未接受高等教育者而言),这一市场需求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经济发展的非跳跃性决定了它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的相对稳定。因此,突进式或跳跃式的高教规模扩张方式所带来的高层次人才供给的跳跃式增长必然会与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的需求产生剧烈矛盾。从1999年开始,我国连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走入大众化时代。据统计200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为115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9年611万人,与之相对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滑,2001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就超过80%,2002年就业率达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2008,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在74%以内。上述数字一增一减非常直观的显示毕业生人数猛增,但社会需求有限,2011年将有700万高校毕业生,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从小学到大学,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应试教育模式,造成毕业生素质能力不足,当前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学校仍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授鱼而未授渔,高校毕业生高分低能,较少独立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等,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3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