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文指导——直面现实,缘事而发
直面现实,缘事而发
——运用时事评论写法写高考作文
编者按语:
时事评论、新闻点评、论坛留言、感言等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要求学生结合社会生活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做一点评论。训练时事评论这些题型,可一扫高考作文中掉书袋、沉迷于故纸堆、拾人牙慧、无病呻吟等不良文风。学生直面现实,缘事而发,或激浊扬清,或针砭时弊。文章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自然会充满鲜活的时代精神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自然会使作文如清风扑面。让中学生写写时事评论,绝不是为了应付高考中语言运用这样一种题型,而是着眼于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心怀天下、视野开阔、关注现实人生的良好思维品质。
那么如何训练时事评论和新闻点评呢?生活是面广角镜,横看成岭侧成峰,看似平常的事物,换个角度,或许就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了。这就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可由此及彼,类比联想,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可洞幽烛微,透过现象挖掘本质,可穷原竟委,剖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这样经常训练,就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独立性和批判性,可从根本上解决作文中的肤浅问题。
时事评论写法,可以说是一种写作新思维。不仅可以积累写作素材,锤炼自己的思想和语言。也让我们惊奇而又惊喜的发现,原来作文就是这样简单。洞晓世事,就是文章,练达人情,关注生活,体悟人生即是文字。原来只要平时多留意新闻时事,做一些点评,并注意挖掘其潜在的价值,考场上就可以如数家珍,信手拈来了。试想,面对新事物、新事件,大家见仁见智,争鸣互砺,岂不快哉?再者,选择时事入文,或臧否人物,或针砭时弊,或评论古今。也可使文章往往如长江大河,海雨天风,纵横捭阖,大气磅礴,自然不同凡响。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近年各省高作文的走向,从“怀想天空”、“诗意地生活”、“行走在消逝中”、“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些诗意的命题,到“洞庭湖鼠疫”、“圆明园兽首拍卖”、“品味时尚”、“明星代言”这些话题,或许已显现出关注现实的端倪。这些新闻事件,考生如果平时没能关注、关心,那么到了考场上,只能是“读书人一声长叹”。
时事评论。顾名思义,评就是评判是非、真伪、美丑;论就是议论、说理;评论就是以议论、说理为手段,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进行评判和议论。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社会现象纷纭复杂,同学们在接触社会过程中,难免会有所触动,会就某些社会问题或现时事提出看法,把这些看法写成文章,就是时事评论。时事评论属于议论文,所以议论文写作的常规方法仍适用。比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正反对比,比喻说理,辩证论理等论证方法都可以灵活运用。
★时事评论范例
【时事链接】成都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因为身为环卫工人的母亲生病,只能替母亲去扫大街,结果小女孩被誉为“成都最美环卫工人”!这一现象最近在网上引起热议。
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写一篇议论文,加以评论。字数不少于800字。
【构思点拨】
这是一道“时事评论”类作文题目。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概括为:小女孩替母亲扫大街被誉为“最美的环卫工人”。据此可以谈对待“苦难与不幸”的内容。可以谈教育方面的问题。也可以谈论道德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对小女孩“孝”“有责任感”的赞扬,另一方面可以是对社会“缺乏责任与爱心“的批判。
【范文欣赏】
正确对待苦难是一种美德
中国人喜欢赞美苦难,美化苦难,这种观点把一切需要解决和改良的问题都转化为一个无私奉献的道德自律问题,这是一种毫无血性的评论。它把一个人无法选择的行为,把别人的痛苦变成饭后谈论的资本。鲁迅先生曾称这种文化培养出的道德为“瞒和骗”。所以,我们认为这种“苦难美学”不值得追捧。
然而当今社会的许多现象令我们不理解。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因当环卫工人的妈妈生病,只能替母亲清扫大街,结果却被评为“最美的环卫工人”,丝毫没有联系到社会和环保部门的责任;一个乡村女教师三十年如如一日,省吃俭用,自费买砖,手提肩背,将一座学校背上了山。结果背媒体高度赞扬,却丝毫没有提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责任;感动中国的苗家赤脚医生李春燕为方圆百里的乡亲看病,被高度赞扬,却丁点不提乡村医疗问题。我认为这种对待苦难的观点是一种畸形文化的滋生,是逃避现实的一种美化手段,是对苦难的一种扭曲的理解。千年古训已被当今社会浪潮冲刷得变了形状,退了颜色。而滴在我们身上的血和泪却成了我们美好苦难的牺牲品。我们需要正确的理解苦难,对待苦难。
那么,怎样正确对待苦难呢?周国平曾说:“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我认为这是理解苦难与对待苦难最好的诠释。就像那句话说得那样: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那么观看受苦的人也没有评论的权利。一个人只有真正领略平常苦难的绝望,他才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虚伪,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