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潞城中学语文组微课题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州市潞城中学语文组微课题报告

常州市潞城中学语文组微课题报告 微课题名称 读懂一首古诗的初步方法 研 究 人 员 初二语文备课组(谢丹、陈华萍、徐叶红、刘昌) 研究时间 2014.9-2015.1 研究 背景 1.诗歌鉴赏是一个学习难点,其实诗歌鉴赏的技巧是可以通过训练让学生学得的,最关键的是学生读不懂一首诗的内容、情感。如何让学生初步掌握读懂一首古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是解决如何“授之以渔”性质的问题,也是语文老师一直想要研究的内容。 2.语文组在学校总课题《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的统领下,我们语文组确定了《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度拓展对激发学 生主体作用的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在这个子课题的框架下,我们就想尝试从一个拓展的小切口进入,选择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古诗阅读、鉴赏的课堂来深入探究。 研究过程 遵循“发现问题——制定方案——查阅资料——课例展示——反思总结”的基本流程,围绕问题,以专题研究的方式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面对真问题,展开真行动,获得真发展”的实践研究方式。 1.发现问题(同研究背景第一点) 诗歌鉴赏是一个学习难点,其实诗歌鉴赏的技巧是可以通过训练让学生学得的,最关键的是学生读不懂一首诗的内容、情感。如何让学生初步掌握读懂一首古诗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是解决如何“授之以渔”性质的问题,也是语文老师一直想要研究的内容。 2.制定方案。确立微课题研究的名称《如何读懂一首古诗》,并步骤研究过程。 3.查阅资料,撷取他山之石。 4.课例展示(开设校级公开课)。主要由徐叶红老师开设《走近爱国诗人的心灵——古诗四首之春望过零丁洋》。 5.反思总结。备课组评课,开课教师谈设想,其他组员进行评课、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研究报告。 研究过程 【附1】徐老师研究课教案: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读懂诗歌的常见方法。 2.进一步培养爱国情感。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进行适度拓展,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尝试利用作者介绍和创作背景,走近作者心灵,把握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尝试通过一首诗走近作者的心灵。 二、了解如何通过一首诗走近作者的心灵 (一)问题:如何读懂诗(写了什么景或什么事,表现了什么情感)? (二)预设答案:1.看标题(时、地、人、事等) 2.看词句(用好注释,查字典,理解词句含义和蕴含的情感) 3.看结构(1)先写景或叙事,再抒情。(2)注意首尾:开头开篇扣题、奠定感情基调,结尾点题。4.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经历、思想、风格和写作背景) (调动已有知识,查资料) 三、学习《春望》 (一)看标题 1.明确标题含义“春望”——春天,望长安景色。 2.思考:作者望到的是什么? 明确:望到的是春回大地,却满城杂草丛生,山河依旧却国破家亡,全篇围绕“望”字而展开,以所见的萧条败坏之景而伤怀抒情。 (二)看词句 1.读准下面的字,并理解它的含义。 溅(jiàn)—— 溅落 抵(dǐ)——值 搔(sāo)——用指甲挠 浑(hún) —— 简直 胜(shēng)——能够忍受 簪(zān)——一种束发的首饰 2.把握诗歌内容 (1)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山河依旧在,但国都已被攻破;满城春意,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明为写景,实为抒情,寓情于景。 (2)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此联历来有两种解释: (1)说的是人。因感伤时事时、心恨离别,在太平盛世让人赏心悦目的花鸟反而让人伤心。诗人见花而流泪,听鸟啼叫而心惊。 (2)说的是花鸟,用了拟人手法。花鸟也像人一样,花也因感伤时事而落泪(满含露珠),鸟也因心恨离别而心惊(不停啼叫、跳跃)。你赞成哪种解释,为什么? 第一种理解是诗人感恨——触景生情。 第二种理解是花鸟感恨——移情于物。 以上两种理解均可,以“感时”一词承上,以“恨别”一词启下。 (3)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安史叛乱以来直到如今的三月,战火仍旧连续不断,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 思考:这一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佳句? 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引起人们的深深的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佳句。 (4)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头上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搔头、不胜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忧愁远方百姓的流离失所,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 (三)看结构 1.前四句写景(春天望见的长安城景象)。景中有情。 后四句抒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之情)。情中见景。全诗情景交融。 2.注意首尾: 首联:写景,实际景中含情——忧国伤时。 尾联:想用挠头的动作解愁而不得——忧国伤时、念家悲己(主题)。 (四)看作者(知人论世)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