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08 全市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用稿 图文.ppt

20160908 全市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用稿 图文.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0908 全市首师大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用稿 图文

《教师用书》的结构 单元介绍 教材介绍 修订后教材的特点分析 新教材设计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社会生活和不断面临的问题为背景,以情景化的活动,与学生的对话方式来展开,重视学生的参与、践行和思考,帮助学生在知识积淀的基础上,形成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愿望,提高道德判断、选择与践行的能力。 特点 在问题的分析、观点的呈现等方面,力图给学生提供思维、判断、选择的条件,让学生结合所学、所感,结合自身的经验作出正确的选择。 教材的设计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背景,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解决学生面临的生活问题、注重从学生生活感受中总结提高。 依照课标要求,以“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为出发点,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遵循学生品德形成规律,全面统筹三个年级的教学内容。 选择性 生活化 整体性 层次性 实践性 整体内容构建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设计教材体系结构,各年级内容分布各有侧重,体现螺旋上升。 教材每一个观点的介绍和形成都借助于实践活动,使课文生动形象,具有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特色 设置观点交锋,重视价值澄清 坚持育人为本,强调思想性 学科整合,家校合作,实现综合性与实践性 贴近社会实际,强调与时俱进 关注人文素质,体现人文性 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介绍 教材使用与教学的建议 读透教材 “读框目”的角度 理解教材的正文观点 读懂教材 “读单元”的角度 明确教材设计的思路 读通教材 “读整本”的角度 理清教材建构的逻辑 以学生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情境,以交流研讨、观点交锋、留白作答等活动过程为途径,以辅文(资源链接和镜头回放)为拓展,以正文(名言警句)为引导,为学生创设思考、交流、分享、体验与感悟的空间。 呈现的 逻辑 思维的 逻辑 教材的逻辑 教学的逻辑 教材中留白的处理 教材留白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真实的问题切入,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从而呈现出教材的开放性、生成性。 教材中的留白留下的并不是一块空白,它是教材与学生的对语,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看到了学生成长的足迹,留白使教材更加精彩。 思考的痕迹 成长的印迹 成长的回忆 操作层面 运用层面 text 结果层面 *作为教与学的资源 *作为过程评价的成果 *随教学过程完成*作为作业课前或课后完成 *有助于教学过程的推进 *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分析 创意空间的落实 突出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感悟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有取舍 01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小组合作方式,通盘考虑,灵活安排。 有指导 02 为学生提供思考的资源或获得资源的途径,提出学习活动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有评价 03 提供展示、检查、交流活动成果的机会,并作为过程性评价依据。 对栏目使用的总体建议 取舍 整合 借力 * 对教学的有效性 * 对学生思考的价值 * 教学时间安排 * 相近内容的栏目使用可以相互整合,精选一个栏目的活动,做实做深 * 有些栏目的内容,在课堂上不好处理时,要有借力的思想。借助其他学科,如语文的作文;借助学校的德育活动,如抗震防灾演习等 坚守新教材鲜明的理念与特色; 德育回归生活,关注价值引领; 活动中情感体验的追求,注重思想提升! 基础 保障 创新 理解新教材 研究中提升 依托教研落实 新教材实验是一个挑战, 更是一个机遇; 新教材实验是一片耕耘的园地, 更是一个成长的平台! (一)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突出道德教育的要求。教材修订着重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国情教育,创造性地体现和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责任心和正义感的公民奠定基础,充分发挥本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内容设计上,关注学生的生活。在方法引导上,关注学生的体验。 (二)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实现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有机结合。教材修订既考虑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用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来指导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服从于国家利益和国家的政治目标,促进中小学生的社会化;又充分考虑初中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从学生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和水平出发,根据他们生活范围逐步扩大的特点及他们个性发展的需要设计。 (三)落实课程理念要求,整体构建教材体系。第一,从学生生活范围逐步扩大的现实需要出发,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知识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第二,从有利于正确的价值引导与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来选择教材修订内容。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