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父亲大不同.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母亲父亲大不同

第六章 親職: 母親、父親大不同 前言 孩子是大家的。 教育部因應少子化趨勢,研擬《教育政策白皮書》。 內政部因為人口結構的改變成立「人口政策委員會」,以策劃進行人口政策、研究分析人口問題。 1994年聯合國以《家庭:未來的挑戰》指出「世界各地的家庭,都需要支援,才能適應未來的變化」。 前言 子女教育為家庭需要的支援之一。 女性為了「子女教養及求學」而憂心的比例高於男性,如同前文的第二個故事而言,女性仍承擔主要的育兒責任,即使婦女參與市場勞動的比例已經逐漸提升。 前言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於2002年針對國人家庭生活概況所作的調查,就業婦女每日處理家務的平均時數為就業配偶的2.2倍,75.35%的女性就業者每天會花3小時以上陪伴子女,而男性則為47.95%。 雖女性在公領域地位已有改善,但私領域之內仍須面對相當程度的不平等。 親職這個面向更是如此,一般而言母親仍是教養子女的主力。 概念與觀點 何謂親職? parenting可以對照,意指確保孩子的存活與發展的有目的之活動;親職所涉及的是發展與教育的活動,無關由誰來做。 另一方面,把parent這個名詞當成動詞to parent,意指成人與孩童再一起的一個過程、一個活動、一種互動,而且未必是或僅止於自己的孩子。 中文裡的「親職」似乎很難避免地指涉父母,而且是生物性的父母,2003年公布的《家庭教育法》及2004年公布的《家庭教育法施行細則》之規定,親職教育是家庭教育範圍內的首相,親職教育是「指增進父母職能之教育活動」,由此可推論,親職是指「父母職能」,顧名思義,是指父母的職責與能力。 概念與觀點 親職可以包括父職與母職。 工業革命之前,家庭是一個生產的單位,連孩子都是家庭經濟有所貢獻的成員。 工業革命之後,個別的薪資勞動者取代了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男人走出家庭,進入職場,女人留在家裡、掌理家務,公、私領域涇渭分明。 概念與觀點 性別分工被視為理所當然,育兒的責任由母親一肩挑起,加上禁止童工與義務教育的推行,社會對親職的期望與要求有增無減,這些有增無減的期望與要求便也理所當然地加諸在母親身上。 概念與觀點 公、私領域 publie sphere and private sphere 公領域意指家戶(household)以外的領域,在經濟上,等同於有給的工作(paid work),被視為有生產性的,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私領域則指家戶以內的區域,其間涉及的工作皆為無給(unpaid work),被視為再生產性的,在社會上不具能見度。 公、私領域往往被用來作為性別分工的界線。 雖然婦女進入職場從事有給的工作,但是她們在家裡所負責的無給工作並未平等地由配偶分擔;亞莉?霍奇斯柴德稱之為「第二班(the second shift)」,意指婦女從職場下班後回到家,通常無法休息,立刻繼續「上工」,這裡的「工」包括照顧子女。 概念與觀點 照顧子女是很花時間的,一個家庭只要出現了小孩,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小孩,所有家庭成員花在家務與照顧的時間都會顯著增加,但最受影響的莫過於女人的受雇與休閒時間。 概念與觀點 家務分工 division of household labor 長久以來社會科學的討論著眼於公領域工作,也就是有給的工作,女性主義學者起而倡導對私領域的重視,呼籲要讓不被看見的工作,亦即無給的家務勞動被看到,同時帶著性別視野對家務勞動的分配情況深入研究,結果發現家務分工裡持續著不平等的性別分工模式,甚至有學者宣稱家庭是一個製造性別的工廠,透過家務分工,女人和男人各自達成性別的分野。 議題現況 「親職是由社會文化建構而成」,無論母職或父職,既然如此,也就可以重新形塑親職的意義與實務,朝向均等的親職(equal parenting)。 一、從用生物本能到靠科學論述從事教養工作的母親 由於女性富有生育、哺乳的能力,常被視為天生具備「母性」,事實上,有些人會認為從生物學觀點來看,「做母親」指的就是懷孕生子。 議題現況 「做母親」從不簡單,孩子的存活並非理所當然,即是到二十一世紀的當今,世界上仍有許多地區嬰兒夭折率極高,可見即使有所謂的「母性」,也需要基本的物質條件支撐,難怪有人會呼籲:「任何將家事和養兒育女工作浪漫化的行為,都會傷害女性」。 議題現況 「以孩子為中心」逐漸成為主流信條,母親必須對孩子的一舉一動有所回應,而且必須是適當的回應,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已經不足以成為稱職的母親,還要注意孩子的心智發展。 議題現況 這個轉變的關鍵之一事有關兒童的研究(child study)蓬勃發展,如影響深遠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史坦利?霍爾,精緻地按照兒童的年齡區隔截然不同卻又具有連續性的發展階段,主張父母(其實指的是母親)必須對每個特定階段的兒童做出不同的回應。(P.135) 議題現況 母職教育的重視也曾出現在台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