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改进推拉模型分析及其政策建议 论文
我国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改进推拉模型分析及其政策建议 - 论文
关键字:推拉 及其 我国 富余 转移 改进 模型 建议 分析 劳动力 政策
前 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而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性和紧迫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乡镇企业的发展,为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但仅此还不足以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工潮”的涌现,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客观必然性。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成为全局性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温家宝同志在2003年1月7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在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比重大的情况下,增加农民收入,不仅有赖于农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还有赖于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1]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的正式公布更是把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放在了一个战略性的高度来考虑。这说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农业劳动力从农村农业向城镇非农行业流动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巨大进步意义的历史趋势。早在19世纪下半叶,西方学者们在探究农业劳动力流动原因时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如:巴格内(d.j.bagne)、迈德尔(g.yrdal)、索凡尼(svani)、贝斯(base)、李(lee)等人提出的解释人口流动原因的推拉理论,托达罗(.p.tdar)提出期望收入理论和威廉#8226;阿瑟#8226;刘易斯(.a.leis)提出的刘易斯模型等。虽然上述西方经典理论对于当代中国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不过,无论套用哪一种理论,都不能圆满地解释农业劳动力流动动力问题。国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也早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70年代后期开展了这一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理论:亦工亦农论、内外部转移论、劳务输出论、农田集中经营论、就地转移论、城市化论、深分工论、定向转移论、复合转移论、私营经济论等十几种理论。各种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但这些理论大多是从纯理论角度上的分析,缺乏足够数据的支持和严格的数学推导,因而不够科学,说服性不够。因此,笔者通过对大量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并结合中国国情,在推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构建了中国化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推拉模型,并据此模型对影响其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正确认识和科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并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1 推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推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的学者是英国的雷文斯坦(e.ravenstien)。他于1880年发表的一篇题为“人口迁移之规律”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他提出了七条规律,主要是:1.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短距离的,方向是朝工商业发达的城市的;2.流动的人口首先迁居到城镇的周围地带,然后又迁居到城镇里面;3.全国各地的流动都是相似的,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4.每一次大的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作为补偿的反向流动;5.长距离的流动基本上是向大城市的流动;6.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率要低得多;7.女性流动率要高于男性。研究人口流动的原因方面,人口学上最重要的宏观理论是“推拉理论”。首先提出这一理论的是巴格内(d.j.bagne)。他认为,人口流动的目的是改善生活条件,流入地的那些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的不利的生活条件就是推力。人口流动就由这两股力量前拉后推所决定。在巴格内之后,迈德尔(g.ydal)、索瓦尼(svani)、贝斯(base)、特里瓦撒(treartha)都作了一些修正。国际劳工局也在一些研究报告中验证了巴格内的理论。李(e.s.lee)在“移民人口学之理论”一文中,在巴格内理论基础上,认为流出地和流入地实际上都既有拉力又有推力,同时又补充了第三个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中间障碍因素主要包括距离远近、物质障碍、语言文化的差异,以及移民本人对于以上这些因素的价值判断。人口流动是这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 改进推拉模型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