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与30年代.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左翼与30年代

第二编 左翼与30年代 (1927——1937) 第一章 30年代的文学运动与思潮 本时期文学的总体特征 “五四”开创的思想自由氛围消失。 马克思文艺理论的传播与运用。 左翼与自由主义竞发。 革命现实主义渐成主流。 一、30年代文艺运动的发展线索 1、国民党的文化策略: (1)“三民主义文艺”口号(1929年) 创办《文艺月刊》《国民日报》《觉悟》 (2)发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1930年) 黄震遐发表:《黄人之血》(剧作) 《陇海线上》(小说) (3)制造白色恐怖,颁布出版法 2、中共左翼文学运动 (1)太阳社的成立 (2)后期创造社的形成 (3)“左联”的成立 3、自由主义文学运动 (1)论语派的“闲适”与“性灵”文学 (2)京派的文化寻踪 (3)新月派的人性论 二、本时期文学论争 1、“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 起源:革命文学的提出(1923年) 论争双方: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 鲁迅、茅盾、郁达夫 论争原因: 苏联与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影响 文学与政治革命的关系 焦点:如何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代表文章与观点: 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阿英《死去了的阿Q时代》 鲁迅《“醉眼”中的朦胧》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 2、左翼与新月派的论争 新月派的文学观与批判 其一 主张人性论 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 《鲁迅先生与“硬译”》 鲁迅《 “硬译” 与文学的阶级性》 《文学的阶级性》 其二 提出天才论 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3、左翼对京派的批判 京派文学观: 文学与政治的距离 追求人性和永恒价值 批判: 鲁迅《京派与海派》 茅盾《关于“差不多”》 4、左翼对论语派的批判 论语派的文学观 主张文学的“闲适”与“趣味” 强调文学的“超然”与“性灵” 批判: 鲁迅《小品文的危机》 5、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 自由人及其观点 胡秋原《勿侵略文艺》 《阿狗文艺论》 第三种人及其观点 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 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 鲁 迅 《论第三种人》 三、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 筹备会议(1929年) “左联”成立 “左联”的历史工作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的传播 加强与世界文学的沟通 推进文艺大众化 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成为主潮 四、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左联”的解散(1934年) 2、“两个口号” 国防文学(周扬)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3、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辱与言论自由宣言》 (1936年) 五、30年代文学潮流与趋向 1、 对文学影响的因素: 历史社会的巨变 知识分子的抉择 传统农业文明与现代文明 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之间 2、三大文学派别: 左翼文学 京派文学 海派文学 3、文学趋向 1、题材空前规模和角度新开拓 2、文学形式以叙述为主 3、艺术表现多样化 4、作家个人风格的形成 思考练习 1、解释:太阳社、民族主义文艺 “左联”、“两个口号” 2、左联成立后的主要工作 3、本时期主要文学潮流 4、本时期文学趋向 第二章 茅盾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茅盾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茅盾(1896——1981)浙江桐乡乌镇人。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927年发表《蚀》始用茅盾。 1909年,茅盾入浙江省湖州第三中学,后转入嘉兴中学。 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6年担任《说月报·小说新潮栏》编务。 1921年加入共产主义小组 。 1921年1月,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1923——1927年,到上海大学任教,同时开展革命社会活动 本时期的主要工作: 提倡新文学、抨击旧道德 ,翻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