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送东阳马生序》_初三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ppt

23、《送东阳马生序》_初三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送东阳马生序》_初三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

3、词类活用: ①手自笔录: 手:动手,名作动 原意为“笔”,现译为用笔,名作状语 ②腰白玉之环: 原意为“腰”,现译为腰配,名作动 ③无鲜肥滋味之享 原意为:鲜新、肥大,现译为鲜鱼、肥肉,形作名 5、特殊句式: ①省略句:(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省略主语“余” ②倒装句:弗之怠 应为“弗怠之” 宾语前置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 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 博士为之师, 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 也;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 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 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 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 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 夷。自谓少时 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也。其将归见其 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现在各位学生在太学里读书,天天有朝廷供给的公粮,年年有父母寄来的衣服,没有挨饿受冻的忧虑;坐在大厦底下读著《诗》、《书》,不再有奔走的辛劳了;有司业,博士做老师,没有问了不告诉,求了得不到的事情了;凡该有的书,都已搜集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录,向别人借书然后才读得到.如果有学业不够精进,修养没成功,那么若非天资低劣,便是不如我这么专心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东阳的学生马君则,在太学读书已经二年了,同辈的人都夸他优秀.我进京朝见皇帝时,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来当见面礼,信里的文辞很畅达.我和他讨论学问,他的言谈温和脸色平夷;他自己说少年时读书很用心.这可以说是很会求学的人了!他现在要回家去省亲,因此我特意把求学的困难告诉他. 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主要体 现在:借书抄录,求师叩问,跋涉艰难,衣食 粗劣,生活简朴等方面。 主要语句有: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3)趋百里外,求师叩问。 (4)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5)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写作特点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 (9)小资料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 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 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 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 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读第二段 作者写自己从师问学的“勤”‘、“艰”时,面对生活比自己好的同舍生,“余”抱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①略无慕艳意;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找出原文。 1记叙、描写二者的自然结合 2、对比 1、 “先达”的严肃和作者的谦恭 2、同舍生的富华生活与自己的贫困生活 下一页 二、叙当今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 (对比) 书 师 行 住 衣 食 余 马生 二、叙当今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 (对比) 假借、手录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书 未尝稍降辞色, 常遇其斥咄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师 行深山巨谷 无奔走之劳矣 行 寓逆旅主人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住 缊袍敝衣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衣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食 余 马生 生 活 艰 奔走苦 求师难 致书难 对比的使用有何作用?作者通过对比,想说明什么道理?   更形象鲜明、更有说服力 太学生今日之优越,自己昔日之艰难;(对比) 作者在昔日的艰难苦困中能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太学生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在学习上用心不专。 通过对比,作者说明了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要舍得吃苦,要有恒心。 思考: 中心思想: 本文作者以自己青少年时期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 亲身经历,劝勉当时的太学生不要辜负良好条件,要 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讨论探究 (1)作者在求学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