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专升本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七版课件_石油大学出版社第8章
第8章 Internet基础 主要内容 8.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8.2 接入Internet 8.3 WWW与IE浏览器 8.4 电子邮件服务 8.5 其他Internet服务 8.1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真正感觉到世界已经是触手可及。通过计算机我们能够找到任何想知道或者是可以想象到的信息;能够和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们进行通信联络,建立视频会议;能够登录到资源丰富的计算机上,搜索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或者是访问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博物馆;我们可以看VCD、听音乐、阅读各种多媒体杂志;可以在家里购买各种所需要的商品——所有这一切,都是通过进入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来实现的。 Internet不是一个单一的网络,它是一个巨大的、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它是借助于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全球信息传递的一种快捷、有效、方便的工具。 没有单独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结构来负责运营Internet。Internet可以连接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和网络——PC、Macintosh、UNIX、系统工作站、大中型计算机以及各种局域网和广域网,如政府网、企业局域网、校园网,以及服务商中国电信(ChinaNet)、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等。 8.1.1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1. Internet的起源 Internet是在美国较早的军用计算机网ARPAnet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发展变化而形成的,其起源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Internet的雏形形成阶段:1969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开始建立一个命名为ARPANET的网络,当时建立这个网络只是为了将美国的几个军事及研究用电脑主机连接起来,人们普遍认为这就是Internet的雏形。 (2)Internet的发展阶段: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1985开始建立NSFNet。NSF规划建立了15个超级计算中心及国家教育科研网,用于支持科研和教育的全国性规模的计算机网络NFSNet,并以此作为基础,实现同其 他网络的连接。NSFNet成为Internet上主要用于科研和教育的主干部分,代替了ARPANet的骨干地位。 1989年MILNet(由ARPANet分离出来)实现和NSFNet连接后,就开始采用Internet这个名称。此后,其他部门的计算机网相继并入Internet,ARPANet宣告解散。 (3) 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90年代初,商业机构开始进入Internet,使Internet开始了商业化的新进程,也成为Internet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1995年,NSFNET停止运作,Internet已彻底商业化了。 这种把不同网络连接在一起的技术的出现,使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形成由网络实体相互连接而构成的超级计算机网络,人们把这种网络形态称为Internet(互联网络)。 2.Internet的发展 从1996年起世界各国陆续启动下一代高速互联网络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现在使用的互联网相比,下一代互联网具有以下不同: (1)规模更大:下一代互联网将逐渐放弃IPv4,启用IPv6地址协议。IPv6地址空间由IPv4的32位扩大到128位,2的128次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址空间,未来的移动电话,电视、冰箱等信息家电都可以拥有自己的IP地址,一切都可以通过网络来控制,把人类带进真正的数字化时代。 (2)速度更快:下一代互联网的网络传输速率比现在提高1000倍以上,这与目前的“宽带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下一代互联网强调的是端到端的绝对速度。2004年12月7日,CERNet2(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在北京与天津就实现了真正流量达每秒400亿比特的传输速率,传输一本《辞海》的内容只用一眨眼的工夫。 (3)更安全:目前的因特网因为种种原因,在体系设计上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存在大量安全隐患,下一代互联网将在建设之初就从体系设计上充分考虑安全问题,使网络安全的可控制性、可管理性大大增强。 8.1.2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7~1993年,我国一些科研部门通过Internet建立电子邮件系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