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6螺杆菌属.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6螺杆菌属.ppt

螺杆菌属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Hp发现者、澳大利亚临床微生物学家: 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 罗宾·沃伦(Robin Warren) 一、生物学性状 1. 幽门螺杆菌的形态学特征 2. 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 * 生长时需CO2,微需氧,37℃,pH 6~8; 培养时需动物血清或血液;菌落呈无色 透明针尖般大小。 * 生化反应不活泼,尿素酶丰富,可迅速分解尿素释放氨,是鉴定该菌的主要依据之一。 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 感染率: *发达国家(成人) 45% *发展中国家(成人) 60%~80% *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检出 率可高达80%~100% 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 胃腺癌 胃粘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刺激机体产生IgM、IgG和IgA型抗体,但是否对机体有保护作用尚不清楚。 * 第12章 *螺杆菌是一个新的菌属,1982年被发现。1989年根据此菌的RNA序列、细胞脂肪 酸谱、生长特征及其他分类上的特征,认为此菌不属于现有的任何菌属,而正式划分出一个新的菌属——螺杆菌属 (Helicobacter)。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 )与胃窦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腺癌和胃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MALT)的发生关系密切。 *1979-1981年,澳大利亚珀斯皇家医院的Warren和Marshall首次在胃活检组织中发现并分离培养出Hp。 *幽门螺杆菌位于: ε-变形菌纲(Epsilonproteobacteria) 弯曲菌目(Campylobacterales) 螺杆菌科(Helicobacteraceae) 螺杆菌属(Helicobacter) 革兰染色阴性螺旋弯曲形,细菌常排列成S形或海鸥状。长2~4 ?,宽0.5~1.0 ?。 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菌,末端钝圆 在胃黏膜上皮表面,胃小凹内及腺腔内, 呈不均匀的集团状分布 Hp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流行病学: 传染源:人 传播途径:粪-口或口-口传播 自然人群中的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Hp感染自愈率接近零 2. 致病机制: *定植:于胃黏液的底层和胃黏膜上皮表面,多在胃窦部。它特有的粘附性,使人体组织很难清除。 *损害胃黏膜屏障:H+反向弥散 细胞毒素:空泡毒素(Vac)A 空泡形成相关蛋白(Cag)A 尿素酶:氨降低粘蛋白含量,毒性作用 *炎症反应:直接刺激免疫细胞,直接刺激胃黏膜上皮产生细胞因子。 *胃泌素关联假说:增加胃泌素释放,使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增加。 3. 所致疾病 4. 免疫性 *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