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属屋面工程现状和发展趋势.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金属屋面工程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金属屋面工程现状和发展趋势蔡昭昀(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8)摘要:介绍了我国金属屋面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阐述了我国金属屋面板型、材料、构造、系统的发展前景。关键词:金属屋面;钢结构;发展历程;发展趋势;前景文章编号:1007-497X(2010)-22-0034-04中图分类号:TU231文献标识码:A避雨、保温隔热、安全耐久、隔声降噪等物理性能要求,同时作为塑造建筑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造型、材质、色彩、肌理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金属屋面与传统的卷材屋面相比,具有轻质高强、设计灵活、色彩丰富、造型独特等特点,能使建筑产生更强的现代感与时代气息,因此在屋面领域中独领风骚。金属屋面是指以金属材料作为屋面系统的承重和连接骨架,利用金属板作为屋面系统承重或防水材料,配合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构造,实现屋面系统的各项功能要求的一种屋面形式。利用金属材料作为屋面围护系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2世纪中期,当时德国及北欧一些国家及地区的建筑工匠利用简单的手工工具,把细小的金属铜片通过咬口接缝的形式安装于一些标志性建筑的屋顶表面。至今在一些著名的历史建筑的屋顶上,仍能看到古旧金属材料的踪迹。然而,金属板作为一种建筑材料,被大量应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上,其历史不到200年。进入20世纪中期,金属热浸镀技术及冷弯成型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日趋成熟,为金属板材在建筑围护系统尤其是屋面部分的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国内彩涂板产量大幅度提升,2006年年底全国彩涂板生产线已超过200条,总产能达2500万t,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镀锌板产量超过2500万t,为金属板压型板围护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保证。同时,钢结构应用技术的大量使用和成熟发展,为金属压型板围护系统的应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Curr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trendaboutmetalroofinginChina//CaiZhaoyunAbstract:ThearticleintroducestheevolutionanddevelopmenttrendaboutmetalroofinginChina,andoutlinesdevelopmentofsheettype,material,constructionandsystemofmetalroofing.Keywords:metalroofing;steelconstruction;evolution;developmenttrend;prospect1概述金属板作为一种建筑材料,首先由欧洲人在12世纪时应用于屋面。金属热浸镀技术及冷弯成型技术的日趋成熟,为金属板材在建筑围护系统尤其是屋面部分的应用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现在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民用与工业建筑。金属屋面在我国的发展历经了引入期、发展期、完善期和提高期,目前正在进入成熟期。新型金属屋面系统包括金属板太阳能屋面及金属板种植屋面,对有效提高钢结构建筑的环保节能功效提供了技术保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屋面作为建筑围护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应满足遮风34CBW2010.22新型屋面系统背景和支撑。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2005年每年采用压型钢板作围护结构的建筑物总面积超过1500万m2。金属屋面优势明显,应用广泛。采用金属压型板围护系统的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主要以生产厂房、工业仓库、物流建筑、体育场馆、会展建筑、商场超市、机场航站楼、火车车站及码头为主,此类建筑的特点是:跨度大、层数低,相应屋面面积所占比例较大。2我国金属屋面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从80年代初至今,金属屋面在我国的发展历经了四个阶段:引入期、发展期、完善期和提高期,现在正进入成熟期。2.1引入期(1980年—1990年)金属屋面在我国的发展应用是由工业建筑开始起步的。1979年,上海水产路仓库项目首次采用日本引进的S60压型钢板屋面;1980年,上海宝钢一期工程的近60万m2建筑围护系统采用了日本的W550(屋面)、V115(墙面)压型钢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宝钢一期工程因此成为我国采用金属屋面的里程碑式工程,开创了我国金属屋面发展的新纪元。基于国产化要求,1980年到1983年,上海宝钢建设指挥部成立了由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牵头的压型金属板(钢板及铝板)试验研究专题组,对一期工程引进的日本彩色涂层压型钢板及成型设备进行消化吸收,成功地研制出了适应我国国情的压型钢板及其成型设备,在日本W550、V115板型的基础上研制出W600、V125板型,提高了有效使用率,并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之后随着蛇口经济开发区的崛起以及国内粮食棉花大丰收等情况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建筑需要在短时间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