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叠溪地震的发震位置震源机制与区域构造.pdf

1933年叠溪地震的发震位置震源机制与区域构造.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33年叠溪地震的发震位置震源机制与区域构造

第 卷 第 期 地 震 学 报 , 33 5 Vol.33 No.5             年 月 ( ) ACTASEISMOLOGICASINICA , 2011 9 557567 Se. 2011       p 王康,沈正康 年叠溪地震的发震位置、震源机制与区域构造 地震学报, (): .2011.1933 . 335 557567. , Wan Kan ShenZhenkan.2011.Locationandfocalmechanismofthe1933Diexiearthuakeanditsassociatedre g g g g q ionaltectonics. , (): g 犃犮狋犪犛犲犻狊犿狅犾狅犻犮犪犛犻狀犻犮犪 335 557567. 犵 1933年叠溪地震的发震位置、 震源机制与区域构造 王 康 沈正康     (中国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摘要 1933年发生于中国四川省境内的叠溪犕7.5大地震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然而限于资料匮乏,人们对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和震源机制解的认识尚不统一 本文收集整 . 理了当时全球各地震台站对此次大地震的记录,对叠溪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确定的震中位 置为 , 挑选具有 波初动符号的台站记录,利用格点尝试法得到了叠溪地 31.9°N 103.6°E. P 震震源机制解的节面之一呈北北西走向,范围为 — 结合该区域地质资料给出的岷 N5° 30°W. 江断裂南段为近南北向的事实,以此节面为叠溪地震的断层面,我们认为叠溪地震的发震构 造系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分量的岷江断裂南段 跨岷山地块 年尺度的 观测结果 . 10 GPS 显示,虎牙断裂具有 / 的地壳缩短率,对应于岷山第四纪以来的强烈隆升 年叠 2mma .1933 溪地震表现出的岷江断裂的左旋特性与现今 GPS测量结果的不一致,可能反映了龙门山与 岷江两大断裂系蕴震过程中地壳形变场的相互作用,特别是龙门山断裂带在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