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6课论语八则教案长春版七.doc

语文第16课论语八则教案长春版七.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第16课论语八则教案长春版七年级上 ZXXK]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指的是能与学问和思想上的知音相会,“朋”特指志同道合者。现在人们引用这个成语,多用来表达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尊敬和欢迎之意,词义已经扩大。在一些特殊场合,联系孔子的原意理解这句欢迎词,会感悟到主方对与客方达成共识、愉快交流的美好期待。 孔子说“不亦乐乎”,意为“不也快乐吗”。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已经与原意毫无关系,指的是事情或行为达到了过甚的程度,但不含有明确的贬义,带有调侃的意味。 3.孔子所说的“学”“习”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学习”有何异同? 两者都是获得真知的活动过程。但孔子强调的是这一过程的两个必经阶段,即记取和实践。无论是向老师学还是向书本学,都是接受知识,都是别人告诉你“是什么”。实践的价值在于将别人告诉你的变成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实际行动,也就是将所学付诸实施。而我们现在说到“学习”,一般指的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包括“习”,“学”的内容一般也局限为文化知识。孔子的“学”,范围则相当广泛,学各种知识和技能,学做人的道理。 4.孔子推崇的做人之道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是孔子赞美的品德高尚、追求完善人格的人。概括起来,这种完善人格可包含律己和爱人两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温良恭俭、谦逊有礼、坚守孝悌、忠诚友善、见义勇为……宽容对待别人,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多体谅别人的难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是孔子认为值得终身行之的一个字,也就是要推己及人、仁爱待人。课文第二部分的四则内容,体现的就是律己、爱人的思想:三省吾身、患不知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做到了律己爱人,就得到了孔子所说的“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只要努力去追求,拥有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就得到了“仁”。 思考与讨论 一、“学而时习”“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看起来是三件独立的事,孔子却将其相提并论,依次谈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出题意图:引导学生形成整体理解,达到对孔子言论的深入思考。 参考答案:“学而时习”“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是三种为学体验。“学而时习”是将所学加以运用,从中得到生动的感受,体验到实践的乐趣。“有朋自远方来”就可以将自己的所学所感与之交流,论辩吸纳,体验分享的乐趣。有人喝彩可喜,无人喝彩也无妨。“人不知而不愠”就是在不被认可不被尊重的寂寞中保持豁达平和的心态,悠然自得,体验孤独的乐趣。 二、课文中含有的孔子的为学思想有哪些?对你而言,最有现实意义的是什么?结合相关的学习经历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出题意图:引导学生形成细致理解,得到具有个性色彩的深层感悟。 参考答案:课文中含有注重实践、注重交流、注重思考、注重诚实、注重情趣等为学思想。其现实意义因人而异,对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不机械地接受老师和书本传授的知识,更多地体现自主学习;真诚坦白,不不懂装懂,让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得到修正和补充,则尤为重要。 三、曾子不善言辞,但终有所成,著有《大学》,后人认为他是孔子思想的正统传承者。从他“一日三省”的做法中,你悟出的成才之道是什么? 出题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曾子的成才之道,注重人格的自我完善。 参考答案:曾子“一日三省”,拷问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要求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要尽心竭力,这是很高的自我行为规范。曾子之所以成才,应归功于这种严于律己的生活态度。成才的因素有多种,自身实力是最核心的因素。如何让自己实力过人呢?不断自省和及时改过是非常必要的。盲目的自信带来的只能是行为过当和虑事不周。 四、律己修身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即使遇到不知己者、不贤者和不善者也要不担忧、内自省和自改之。你能这样做吗?如果能,做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如果不能,困难是什么? 出题意图:引导学生理解儒家的重要思想,找到自己和先贤之间的差距,认识到律己修身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 参考答案:遇到不知己者、不贤者和不善者也要不担忧、内自省和自改之,能这样做的前提是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具有“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人生态度。 这是很难达到的精神境界,常人的困难正在于无法放弃对他人的苛求,无法摆脱嘲笑他人的市井心态,当然就无暇顾及自己应怎样做。 教学建议 一、课文所选八则,都比较简短,也不晦涩,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熟读成诵是非常重要的。课堂上应给学生较多的自由朗读的时间,培养文言语感,给学生自读自悟的机会。 二、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给学生结合书下注释默读课文、精细读书的时间。在阅读中自然掌握书下注释提供的文言知识,不宜抽象地逐条背注释,避免将文言文当做外语学习。 三、课文内容是围绕“为学”和“修身”编辑而成,教学中应充分结合“思考与讨论”第二题和第四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不宜一则一则地零敲碎打。 四、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