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特色之二:探索性实验
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特色之二:探索性实验
江苏省特级教师 戴儒京
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而编写的教科书(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版为例)与以前的教科书比较,有一个特色——突出探究性学习。本文重点论述课标教科书在物理实验方面的特色:实验程序的探索性,实验手段的现代化,实验描述的多样性,其中,探索性实验是课标教科书在物理实验方面的突出特色。
1.实验程序的探索性
课标教科书与实验修订本(都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版版为例)比较,实验修定本中验证性实验较多,课标教科书中探索性实验较多,以高一必修为例:
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
如实验修订本中学生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课标教科书中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二者在实验程序上是不同的。比较如下:
实验修订本中“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步骤是(在书后,实验集中编排,第186页~187页)(仪器相同,仪器的安装步骤相同,省略)
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用铅笔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条细绳的方向,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
用铅笔和刻度尺在白纸上从O点沿着两条细绳的方向画直线,按着一定的标度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
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O。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比较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等。
课标教科书“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程序是(在书中,实验随内容编排,第66页): 1. 图甲表示橡皮条GE在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沿着直线GC伸长了EO这样的长度。图乙表示撤去F1和F2后,用一个力F作用在橡皮条上,使橡皮条沿着同一直线伸长了相同的长度。
2. 力F对橡皮条作用的效果与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所以力F等于F1和F2的合力。(注意点省略)
3. 建议用虚线把合力的箭头端与两个分力的箭头端连接,也许能够得到启示。
这两种实验程序表面看起来差别不大,仔细分析是有很大不同的:前者是先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图求合力,也就是说平行四边形定则是已知的,然后用实验去验证(第4步);后者是先用实验求合力,再探索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第3步“建议”句。
这样做的好处是:体现了知识(规律)的生成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而不是死记规律、套用规律(定律、公式、法则等)。
把教师演示实验变为学生探索性实验
著名的也是最重要的牛顿第二定律,多年以来,都是教师演示实验,由老师做、老师讲,教科书不把实验的设计展示给学生,而课标教科书则详细写出了实验程序和设计过程。在实验修订本中,关于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的叙述只用了半页400多字,而在课标教科书中,用了单独的一节即第四章第2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洋洋洒洒3页半,约2000多字, 是原来的5倍多。
实验修订本中,有下列内容:
实验装置:略
实验方法:略
课标教科书中,有下列内容:
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
怎样测量或比较物体的加速度
怎样提供和测量物体所受的恒力
参考案例:略
怎样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略。
通过比较可以知道:实验修订本中中的内容只是课标教科书中“怎样测量或比较物体的加速度”和“参考案例”两项内容,也就是说:课标教科书比实验修订本增加了实验设计方法的内容: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和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即控制变量法。以前是老师补充的,现在写在教科书中,使学生不仅知道怎样做实验,还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实验,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除文字不同外,插图也不同。实验修订本中,只有一幅图即图3-5 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图(第50页),而在课标教科书中除实验装置图(第78页图4.2-4及图4.2-5)外还有图4.2-2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图(a-m图)和图4.2-4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的关系图(a-图)(第76页),为学生作图做了示范。
2. 实验手段的现代化
课标教科书在实验上的另一个特色是:实验手段的现代化。例如使用传感器和电子计算机辅助实验和处理数据或画图象。其内容有:
借助传感器和电子计算机测速度(课标教科书必修①第25页)
用计算机绘制v-t图(同上书第35页)
3.用光电计时器研究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同上书第44页)
用传感器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上书第87页)
利用数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课标教科书必修②第25页)
本文以上述第5项说明其方法和特点。该内容是在第五章第6节: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之后的,就是用计算机的Excel工作簿根据表中数据作W-图象。
做法如下:
1.进入Excel工作簿;
2. 在Excel工作簿中输入数据。其中速度以v为单位,以下数据为v, 2v,3v, 等等,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