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第二章教育学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概述.ppt

[文学]第二章教育学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概述.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第二章教育学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概述

第一节 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 第三节 我国的学制和学制改革 第四节 我国的中等教育、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 结构改革 1、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是什么?它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怎样? 2、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与中等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如何? 3、什么是学制?制订学制的依据是什么? 4、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和我国第一个实行的现代学制是什么? 5、当今世界学制变化发展的趋势如何? 6、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你认为培养目标是否应当提倡地方化、多样化? 7、你认为当前干扰学校贯彻教育目的、影响达成培养目标的因素有哪些?应如何对待? 8、访问一所民办学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贯彻情况和问题做些了解。 9、什么叫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哪些特点? 10、《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1、访问学校所在地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了解中等 教育结构改革的情况、问题和经验,并访问一所职业技术 类的高中或综合高中。 12、调查了解你所在的乡(镇)或县(市、区)实施 义务教育的情况。 第二章 教育学的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概述 本章思考题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1. 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工。 2. 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 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3.资本主义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4. 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 (1)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共产主义条件 下将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 法。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一)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1、学制的概念 学制是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作为国家学校教育的总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它从制度上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国家和社会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三节 我国的学制和学制改革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和改革 (一)学制的概念与要素 2、学制的要素 一般来说,学制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学校的 类型、学校的级别、学校的结构。 第三节 我国的学制和学制改革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和改革 (二)制定学校教育制度的依据 学制是由国家政权机关制定并颁布实施的。但是,制定学制不能凭主观意志,因为任何一种学制,都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 首先,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 其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成立。 再次,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第四,民族文化传统也是建立学制的一个制约因素。 第三节 我国的学制和学制改革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和改革 (三)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1、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我国古代的学制,萌芽于西周,如最早设立的“庠、序、校”等,形成于西汉,到唐宋时期才比较完备。但由于古代学校教育不发达,因此这一时期的学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虽然该学制未能实行,但从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第三节 我国的学制和学制改革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和改革 (三)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1、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等人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个学制体现的是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吸收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形式,也保留了一定的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该学制的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从小学堂至大学堂要21年,至通儒院要26年。 第三节 我国的学制和学制改革 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和改革 (三)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 1、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壬子癸丑学制: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时,于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