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正艺术人像的厄运与潜力.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纯正艺术人像的厄运与潜力

纯正艺术人像的厄运与潜力 作者:杜聿鸿 一、概念及其技术要素 纯正“艺术人像”,亦称“艺术肖像”,是以艺术手法拍摄的人物形象,其主体是人,主题是人,纪录的目的还是纯粹的、不含任何政治色彩和虚假成份的人。另一类具有艺术性的人像——“商业人像”则不然,“商业人像”多采用人为的特殊光照、新奇的化妆服饰、别致的道具背景以及有特定意义的情感展示等诸多成份在内的综合艺术加工合成,尽管所拍主体仍然是人,但因掺杂进了这些或多或少的假定成份,使主题和纪录的目的都超越了人之本身;而且不论是美化还是丑化,其创作的本意就是为了达到商业利益之目的,有的甚至是带有政治色彩。所以,“商业人像”与纯正意义的“艺术人像”有着明显差异。还有一类所谓人像作品是“纪实人像”,或者叫“环境人像”,包括“生活人像”、“工作人像”、“风景人像”等;这类作品的主体也是人,但主题和所纪录的目的更是大大超越了人之本身;严格说,这类“纪实人像”尽管不少是意义非凡之作,但不属于“艺术人像”范畴,而且其大多数纯粹就象新闻摄影作品姓“新”不姓“艺”一样。 人的长相不一,有漂亮的、有丑陋的,这是固有的客观条件;但是,对同一人拍照,不同的摄影技艺有不同的结果。作为艺术人像摄影师,摄影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用艺术手法记录真实的人。一幅完美、纯正、非凡的人像艺术作品,因其非凡的艺术性与真实性的高度统一,可以让人百看不厌。 要做到“艺术性与真实性的高度统一”,创作出百看不厌的艺术人像作品,众所周知,至少要把握好“三大技术要素”。 其一,出色的用光。人像的主体是被摄者的脸,让真实的自然光稍斜照射被摄者脸的正面,使其“主体”表现突出,并让两眼中都有明显的眼神光。这,应是艺术人像用光的主导原则。当然,利用灯光也可拍摄出纯正艺术人像,用好了,可与自然光相媲美;用得不好,易于产生环境与情感色彩,往往造成误导观赏者超越纯粹的人而想象的结果,使主题冲淡、纪录的目的变味。 其二,完美的构图。这一“构图”概念的外延要大一点,包含选取纯洁的背景、最美好的角度,是全身还是半身,站姿还是坐姿,以及服饰与容貌的整理、相机与镜头的使用等,因为它们都与“完美的构图”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其三,自然的神态。只有抓取到人物神态极其自然的一瞬,才有资格谈得上记录了真实的人;如果抓取不到,那就意味着拍摄失败。 二、厄运及其深层根源 时下,纯正的艺术人像已经被“保守”与“传统”两顶帽子压到了“幕后”,“台前”笼统的?“艺术人像”概念宏观上包罗万象,微观上纯正作品近乎不见了踪影。看看吧,时下除过一些校舍和很少的会场中挂一些很有限的伟人像和科学家像之外,哪里还有纯正艺术人像的影子。老字号“北京照相馆”中有之,然而数以万计的城市照相馆与现代化的影楼中,能找到纯正艺术人像的又有几家?当然,部分杂志的封面刊用艺术人像,但大都成了明星、名模、美女的“专利”。 艺术人像横遭厄运,源自“三大技术要素”的变态。“写真照”可算较纯正的“艺术人像”,但时下近乎十成的“写真馆”也都引进了“平、白、柔”的用光技法,连百姓的证件照、甚至家庭合影,也都派上了“平、白、柔”这一“面罩”的用场。《中国摄影报》2003年7月29日第9版载文:《“艺术人像”的“像”与“不像”》,揭示了一位60岁女士被“千人一面毫无个性可言的‘艺术人像’”惹得生气的症结;《中国摄影报》2003年10月21日第2版摘转9月21日《杨子晚报》载文:《八旬老翁“照”成中年》……此类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可以说,当今的影楼用光技法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让人的脸体肤色全被这一时髦的“艺术之光”照射成了实实在在的假象;与其说“用光美化人”,不如说“以用光作为公开造假、糊弄人的手段”。 构图上,“商业人像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一味?“创新”,盲目追求“新、奇、特”之“时尚与流行”,非要在人的姿势造型与服饰上别出心裁地大作文章,甚至低头、闭目,穿单衣、戴棉帽,扎草绳、缠树枝,真可谓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使好端端的人像变成了让人刺眼的“笑料”;否则,不可避免地要遭受“没有视觉冲击力”的指责,与评奖更是无缘。 惟有“自然的神态”被继承了下来。但是,看看现在的杂志与报纸,以及上上下下的影展影赛,其所谓的“艺术人像”作品中,绝大部分、甚至全都有着超人的特定主题,“神态”成了服务于特定主题的“工具”,像上的人仅仅是“演员”而已,哪有一点表现真人“个性”的味道。 不可否认,由于拍摄主题与目的的制约,“纯正艺术人像”的创作很难,创新更难。但是,指导思想得明确,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创新”绝不能以牺牲“主题与目的”为代价,在“三大技术要素”上投机取巧,搞小动作;只有一门心思,老老实实地在“三大技术要素”操作上下功夫,全方位打造“绝活”,才有望创作出不朽佳作。 三、正名及其市场潜力 我们反对机械地继承传统,力戒保守,提倡创新,但念歪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