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怒吼吧!中国》与当时中国的政治关系.docVIP

浅析《怒吼吧!中国》与当时中国的政治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怒吼吧!中国》与当时中国的政治关系

浅析《怒吼吧!中国》与当时中国的政治关系   【摘 要】《怒吼吧!中国》所体现的表现主义美学,其所包含的由“看”向“听”向“喊”的观念递进,也清晰地反映在这幅作品的祈使式标题上。需要放声怒吼的显然不是画面上已在大声疾呼的男子,而是画面前的观者和听众;浑身赤裸而双眼被蒙的受难者,也并不能径直看成是“中国”的具象或再现,而是借以唤起民族自觉、自尊、自立的艺术造型和象征。   【关键词】《怒吼吧!中国》;版画;政治;影响   李桦,广东番禺人,自30年代初即从事新兴木刻运动,组织现代版画会,主编《现代版画》丛刊,筹组”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曾任中华全国木刻协会常务理事。解放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版画》主编等职。1991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版画家协会颁发的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   翻开一部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史,三十年代初蓬勃发展起来的版画运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章节,而早期版画运动中最引人注目、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当推李桦于一九三五年创作的木刻《怒吼吧!中国》。这幅高二十厘米、宽十五厘米左右的黑白版画,首先正式发表在当年十二月出版的《现代版画》上。   《怒吼吧!中国》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仅是因为这幅木刻构图饱含动势寓意,艺术处理极具木味和刀味,更是因为它直接明确地呼唤着一个广阔深远、激荡人心的历史场景和情结。遒劲而又饱满的阳刻线条,力透纸背地传达出画面中被缚男子的不屈挣扎,更是和横加其身的黑色绳索形成交叉对照。左下角犀利的匕首,在视线上延伸着受难者紧绷刚毅的肌肉,同时还设置下一道叙事的可能和悬念:他是否能摸抓到这解救的武器?是谁留下这把匕首?他又怎样才能把自己解放出来?这一系列悬念,使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受难者双眼被蒙的切肤之痛,以及由此而生的绝望;这番体会让我们进一步震撼于他吼叫的惨烈,也让我们意识到自身作为观者的局限和选择。比其他以“呐喊”或“怒吼”为主题的作品更鲜明的是,《怒吼吧!中国》彻底地把“观看”或者说“视觉”这一经验问题化,一举切断了观者通过目光,来与画面上的主体相互传达认可和同情的可能性。无声的视线交流不复存在,我们无法在受难者的眼神里辨认出他的诉求或哀怒,我们也无法在他的目光里找到对我们的注视。   但《怒吼吧!中国》远非一幅仅仅是满足好奇心或窥探欲的暴露性作品。视线被割断的同时,声音却取而代之,成了画面上的主体和观者交流的媒介。从受难者那大张的嘴里,我们必须想像并且倾听他暴烈的吼声,直接体认、接受他绝望的呼吁。而为了将我们的同情和义愤传达给他,除了回应他的怒吼,让他也听到、感受到我们的呼喊之外,我们别无选择。在观者和画中主体之间,这幅木刻引进的,是嗓音的传递和回应,是呼唤与聆听,呐喊与共鸣的关系。   用绘画来表现声音,是挑战视觉艺术的常规和极限,目的往往是通过对不可见的声音的捕捉,来召唤出远远洋溢于画面之外的灵魂、气概、激情和深度。正是在这一点上,李桦的一系列作品,和二十世纪初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艺术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怒吼吧!中国》和珂勒惠支的笔墨画《被缚者》之间的惊人神似,为这层血缘关系提供了具体的佐证。鲁迅对德国表现主义的介绍和对珂勒惠支的推崇,以及珂氏对中国木刻艺术家的影响和启发,都是我们熟知的故事。   《怒吼吧!中国》所体现的表现主义美学,其所包含的由“看”向“听”向“喊”的观念递进,也清晰地反映在这幅作品的祈使式标题上。需要放声怒吼的显然不是画面上已在大声疾呼的男子,而是画面前的观者和听众;浑身赤裸而双眼被蒙的受难者,也并不能径直看成是“中国”的具象或再现,而是借以唤起民族自觉、自尊、自立的艺术造型和象征。“中国”因此并没有被依葫芦画瓢似的呈现在画面上,而是一个需要被唤起、需要以声音和行动来确认自我的主体;而能够表达和承担这个巨大主体的,正是《怒吼吧!中国》希望鼓舞和激励的千千万万、不复沉默的观众。正像声音是不可见的一样,“中国”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实际上也是不可见的,可见可闻的,只是对“中国”繁复的诠释和表述,是对这样一个概念千姿百态的呼唤和认同。而艺术家以画面来表现并激发声音的努力,和艺术家通过作品来唤起民众的意愿,实际上源自于同一个强烈的欲望,那就是要使艺术创作最终超越自身,从而克服艺术和生活之间的鸿沟或藩篱。   在更宽广的历史背景里,《怒吼吧!中国》也形象地标志出一个大的时代变迁,即从五四时期充满焦灼和惶惑的个人“呐喊”,到三十年代日益高涨的集体“怒吼”。而无论是狂人式离经叛道的“呐喊”,还是整个民族面对外敌时被迫发出的“最后的吼声”,都和晚清以来中国人,尤其是文人和精英,对现代国家和社会的想像及期待密切相关。对于他们来说,现代中国面临的是一次深过一次的危机,是一个让人不得不奔走呼号的时代。毫无疑问,这样一种唤醒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