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高含沙水流对游荡型河道演变的重要作用.doc

黄河高含沙水流对游荡型河道演变的重要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河高含沙水流对游荡型河道演变的重要作用

1 黄河高含沙水流对游荡型河道演变的重要作用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河床的逐年淤积抬高和平面上主流的游荡多变是造成下游防洪威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其根源和问题的关键则是泥沙问题,在泥沙问题中,高含沙水流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资料统计分析[1],黄河三门峡站1950~1977年出现的11次高含沙量洪水,历时仅104天,来水量、来沙量分别只占同期总量的2.2%和15.5%,但造成的河道淤积量却达37.3亿吨,占同期淤积总量的57%,可见淤积在下游河床上的泥沙,大部分来自高含沙水流。   另外,这11次洪水不仅含沙量高,而且粒径粗,泥沙主要是来自中游黄土高原的粗泥沙来源区,粒径d>0.05mm的一般占全沙的40%以上;不仅淤积量大,而且淤积强度也大,平均每天淤积1880×104~6100×104t。由于流量不大,这些粗沙主要淤积在河槽中,难以被水流挟带冲走,给治理造成很大困难。   过去的实践及研究成果均表明[2,3,4],漫滩高含沙水流常造成游荡型河道的槽冲滩淤和整个河段的严重淤积,其剧烈程度远大于一般挟沙水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漫滩高含沙水流所形成的主槽,往往并不稳定,有时伴随冲刷滩地发生滚河现象,一次滚河幅度可达数公里左右。   另外,根据资料分析,由于黄河中上游干流水库的兴建和蓄清排浑方式的运用,以及不合理的用水用沙,黄河来水来沙的发展趋势可能使高含沙水流出现的机会越来越多。   关于游荡型河道的演变规律和高含沙水流引起的冲淤演变特点,过去的研究成果很多,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由于问题的复杂性,有些问题仍应进一步探索,特别是滩槽冲淤的机理和窄深河槽的稳定性。 2 试验概况   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实测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图1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游荡型河道宽滩窄槽的横断面形式,图2为概化模型的平面布置,模型全长30m,槽宽0.45m,滩地宽1.27m,滩槽高差0.1m,床面纵比降为1/500。 图1 游荡型河段横断面及其概化 Generalized chart of the transversesection of the braided reach 图2 概化模型平面布置示意图 Plane sketch of the generalized model   试验采用黄河花园口的淤泥,其中值粒径d50=0.03mm,d<0.01mm的细颗粒泥沙占10%。 表1 试验水沙条件 组次 流量(l/s) 含沙量(kg/m3) 放水历时(min) 16.04 165.0 90 2 22.03 256.0 60 3 25.05 430.0 40 4 11.26 256.0 40   试验中模拟高含沙量洪水过程,从涨水到退水共4个流量级,试验的水沙条件见表1。   放水前先在定床上施放平滩高含沙水流,主槽内发生淤积,待其塑造出相应的动床河床形态后,以此地形为起始河床的边界条件,再按表1的水沙条件放水。   试验中观测了滩槽的流速和含沙量分布、床沙和悬沙粒径变化、水位和比降变化过程、断面的形态变化等。 3 滩槽冲淤演变过程   根据试验观察及上述资料的分析,在本文的模型试验中,滩槽冲淤演变具有以下特点:   (1)滩地流速(Uf)均小于主槽流速(Um),其比值随含沙量增加而增大,如当S分别为165、256及430kg/m3时,相应的Um/Uf分别为1.96、3.24及8.0左右;含沙量越大时,滩地相对主槽而言淤积愈多,Sf/Sm愈小,见图3。   (2)主槽含沙量及粒径均大于滩地值,Sm/Sf变化于1.1~1.8之间,与过去的研究所显示的黄河高村以上河段的Sm/Sf=1.5相一致。表2列出模型滩槽水流中泥沙粒径的对比。   (3)在来水量和含沙量不变的条件下,水位变化有先升后降的趋势,这显然与河床的冲淤变化有关。开始,河床发生淤积,过水断面减小,水位相应抬升;水位抬升使流速和比降加大,本断面转淤为冲,水位又开始下降,如图4所示。比降的变化列入表3。比降变化与水位变化基本相应,且有随含沙量增大而增大的趋势。 图3 Sm/Sf~Um/Uf Relation between Sm/Sf~Um/Uf 图4 水位变化过程 Variation process of flow stage   (4)在不同试验组次的水沙条件下,滩槽断面形态的变化与滩槽的冲淤有关。滩地的淤积厚度沿程逐渐减小,见表4。滩地淤积沿横向的分布规律是除滩槽交界处形成滩唇外,其余地带因模型中滩地过窄而淤积厚度差别不大;来水含沙量越大,同一断面的淤积厚度也愈大,见表5。 表2 滩槽泥沙粒径对比 试验组次 取样编号 滩 槽 d<0.01含量(%) D50(mm) d<0.01含量(%) S-11 0.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