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酸碱理论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docVIP

第四章酸碱理论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酸碱理论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doc

第四章 酸碱理论、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4.1 酸碱理论简介 1 4.2 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4 4.3 沉淀溶解平衡 7 4.1 酸碱理论简介4.1.1 酸碱电离理论酸碱理论简介 酸碱理论的研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最初,人们把有酸味,能使蓝色石蕊变红的物质叫酸;有涩味,使红色石蕊变蓝的叫碱。1887年,提出了酸碱电离理论:凡是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的物质叫作酸,能电离产生的物质叫作碱。   酸碱电离理论从物质的化学组成上揭示了酸碱的本质,并应用化学平衡原理找到了衡量酸碱强弱的定量标度,是人们对酸碱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的一次质的飞跃,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而且至今仍然普遍应用。   但这个理论也有缺陷的,实际上并不是只有含的物质才具有碱性,如氨的水溶液也显碱性,可作为碱来中和酸。酸碱电离理论另一个缺陷是将酸碱概念局限于水溶液体系,由于科学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反应在非水溶液中进行,对于非水体系的酸碱性,酸碱电离理论就无能为力了。 1923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特(Bronsted)和英国化学家劳莱(Lowrey)进一步发展了酸碱理论,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也叫质子理论)来理解酸碱的本质: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碱。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和碱不是孤立的:               酸=质子+碱                这种对应情况属酸碱的共轭关系,左边的酸是右边碱的共轭酸,而右边碱是左边酸的共轭碱。有的离子在某个共轭酸碱对中是酸,但在另一个共轭酸碱对中可能又变成碱。 酸碱质子理论不仅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还可以把电离理论中的电离作用、中和作用、水解作用、同离子效应等均看成是质子传递的酸碱中和作用。 但是,质子理论只限于质子的放出和接受,所以必须含有氢,不能解释不含氢的一类化合物的反应。 质子酸碱反应的实例 质子理论拓展了酸碱概念。它包括了所有显示碱性的物质,但是对于酸仍然限制在含氢的物质上,故酸碱反应也就只能局限于包含质子转移的反应。1923年美国物理化学家路易斯(Lewis)又提出了另一种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作碱,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作酸。这一概念使酸碱反应不再是质子的转移反应,而是电子的转移反应,是碱性物质提供电子对与酸性物质生成配位共价键的反应。这种酸碱概念又称酸碱电子理论。   酸碱电子理论以电子的给出和接受来说明酸碱反应,更能体现物质的本质,而且由于化合物中配位键普遍存在,因此路易斯酸碱的范围极其广泛,更具有普遍意义。但这种酸碱概念显得过于笼统,因此不易掌握酸碱的特征。 路易斯酸碱反应的实例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60年代人们又根据酸碱得失电子对的难易程度,将酸分为软、硬酸,碱分为软、硬碱,以体现各酸碱的特性,并总结出一个软硬酸碱的规则,称为软硬酸碱理论。总之,各酸碱理论各有其优缺点:讨论非水溶液中的酸碱,要用质子理论。一般在处理水溶液体系中的酸碱问题时,可采用质子理论或电离理论;处理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中问题时,则需借助路易斯酸碱概念;讨论无机化合物一些性质时,又常借用软硬酸碱规则。作为化学工作者,应该了解一些酸碱概念的演变过程,从而掌握多种主要的酸碱理论及其应用范围。 4.1.2 酸碱质子理论质子理论拓展了酸碱概念。它包括了所有显示碱性的物质,但是对于酸仍然限制在含氢的物质上,故酸碱反应也就只能局限于包含质子转移的反应。1923年美国物理化学家路易斯(Lewis)又提出了另一种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作碱,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作酸。这一概念使酸碱反应不再是质子的转移反应,而是电子的转移反应,是碱性物质提供电子对与酸性物质生成配位共价键的反应。这种酸碱概念又称酸碱电子理论。   酸碱电子理论以电子的给出和接受来说明酸碱反应,更能体现物质的本质,而且由于化合物中配位键普遍存在,因此路易斯酸碱的范围极其广泛,更具有普遍意义。但这种酸碱概念显得过于笼统,因此不易掌握酸碱的特征。 路易斯酸碱反应的实例 4.1.3 酸碱电子理论质子理论拓展了酸碱概念。它包括了所有显示碱性的物质,但是对于酸仍然限制在含氢的物质上,故酸碱反应也就只能局限于包含质子转移的反应。1923年美国物理化学家路易斯(Lewis)又提出了另一种酸碱概念: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作碱,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都叫作酸。这一概念使酸碱反应不再是质子的转移反应,而是电子的转移反应,是碱性物质提供电子对与酸性物质生成配位共价键的反应。这种酸碱概念又称酸碱电子理论。   酸碱电子理论以电子的给出和接受来说明酸碱反应,更能体现物质的本质,而且由于化合物中配位键普遍存在,因此路易斯酸碱的范围极其

文档评论(0)

wendang_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