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第一节抗生素(二 大环内酯和林可霉素类).ppt

第二十四章第一节抗生素(二 大环内酯和林可霉素类).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四章第一节抗生素(二 大环内酯和林可霉素类)

是一类具有14~16碳的大环内酯环结构的抗生素。常用药物: 第一代: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 霉素; 第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 第三代:为不易耐药的酮基大环内酯类药物; 二、 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①对胃酸不稳定,酸性环境抗菌活性降低;②抗菌谱窄,主要用于G+球菌、部分厌氧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等;③血药浓度低,组织中浓度高;④主要经胆汁排泄,有肝肠循环; ①耐酸耐酶,口服生物利用度高;②血药浓度高于红霉素,组织渗透性好;③有良好药动学特性,t1/2长,1~2次/d即可;④对G-菌、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作用强于红霉素;⑤与红霉素有交叉耐药性;⑥不良反应少、轻; 红霉素 由红链霉菌培养液中提取获得;在胃酸中宜破坏,碱性环境抗菌作用强;为避免口服被胃酸破坏,红霉素多制成肠溶片或酯类制剂,如红霉素肠溶片、酯化物(依托红霉素、无味红霉素),和乳糖红霉素供i.v的等。 【体内过程】 可被胃酸迅速破坏,主要在小肠上部吸 收,多采用肠溶片或糖衣片。口服血药浓度 一般低于1μg/ml,静脉滴注可达10μg/ml; 分布广泛,扁桃体、乳汁、胸水、腹水、前 列腺等浓度高; 主要在胆汁排泄,胆汁中的浓度是血浆的 10倍,有肝肠循环;肾脏排泄少,肾功不良 者仍可使用红霉素。 【抗菌作用】 1.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略广。 (1)对G+菌、G-菌和厌氧菌敏感(如金葡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梭状芽孢杆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鲍特菌等); (2)对螺旋体、肺炎支原体及螺杆菌、军团菌、立克次体、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 (3)对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细也有效。 2.抗菌机制:抑制蛋白质合成。 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P位结合,抑制转肽作用和抑制mRNA移位,阻止肽链的延长,从而阻碍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 3.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①大环内酯类为快速抑菌药; ②大环内酯类不能与?‐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繁殖期杀菌药合用,否则影响?‐内酰胺类的杀菌作用。 【耐药性】 细菌容易对红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但不持久,停药数月恢复敏感性;与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有完全交叉耐药性。 耐药机制 1.产生灭活酶; 2.靶位的结构改变; 3.摄入减少外排增多; 1.军团菌病、空肠弯曲菌肠炎、白喉带菌 者、支原体肺炎等首选。 2.耐药金葡菌感染及对青霉素过敏者。 3.G+球菌感染:如大叶肺炎、扁桃体炎、 猩红热、丹毒、急性中耳炎或鼻窦炎等。 疗效不及青霉素G,主要用于对青霉素 过敏者。 【临床应用】 克拉霉素 特点: 对酸稳定,口服吸收完全、迅速,且不受进食影 响;首过效应明显,生物利用度低;分布在组织中 的浓度明显高于血中浓度; 对G+菌、军团菌、肺炎衣原体的抗菌作用在大环 内酯类中最强;对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流感 嗜血杆菌、厌氧菌的作用强于红霉素; 主要用于以上细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 统、皮肤软组织感染等的治疗。 不良反应轻于红霉素。 (二)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洁霉素) 克林霉素(氯洁霉素)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的衍生物。二者作用机制、 抗菌谱、耐药性相同;但克林霉素的抗菌活性比 林可霉素强4~8倍,口服吸收好,毒性小,所以 克林霉素临床常用。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