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简报》第三期—2014年山东省初中历史教学远程培训.doc

《课程简报》第三期—2014年山东省初中历史教学远程培训.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简报》第三期—2014年山东省初中历史教学远程培训

编委: 楼建军 段进生 董绍才 王荣成 张 奕 侯 淼 王红云 马培青 刘玉杰 研修,撷一瓣心香 安丘指导教师 李步秋 这个夏天很富足。当世界杯帷幕落下,炎热被今晨的阵雨悄然淋湿之际,我们又迎来了久违的课例研修。 七月,注定是一个喜悦的日子。我们打点行囊,带着一份“网研”的向往,激情走过,感动的波涛在内心掀起阵阵巨浪,思绪狂风骤雨般来袭。旅程中迎来了课例研修,尽管了解诸多,却也摸着石头过河,激情奋发。空暇时便静坐在电脑前,细研磨课流程环节,解读相关专题,品读美文,细听视频话语,文章字行间,都触发我的深思与感慨,思绪再也控制不住,重演研讨的滴滴点点。常常就这样沉浸在研修的意境中,我是为了这份研修的过程,感知了教师的一种丝丝慰藉和欣慰。哦,我是位幸福的研者。 不由地想起昌潍师专临近毕业时同学给我的箴语:聆听了你两年的诗语和艰辛的程旅,你奋发了,你走过了,不为结果,只为过程,你便是位幸福的人…… 凡是经历的,都属于昨天。哪怕你有诸多的美丽光环与自豪,那也是过往云烟。太深的流连便成为一种羁绊,绊住你的心灵,绊住你的教学,绊住你的这份不易的生活。什么事情都是从头开始学,从头开始过。磨课对于我们,是第一次,却也是轻车熟路,只不过是网络研修。多年来,我们的惯性思维,仅仅沉积于旧有模式,无论教学,还是学习,简单机械,墨守成规,网络高速的今天,自己应该为幸福的教者而充电,把教与学致力于网络,做一个网络学习研修的协同者。唯如此,才能跟上时代变革的节奏。 我经历了前三年网络研修的历练,从一开始,就奔着一个“优秀”而来,研修过程中,虽然艰 辛,却也快乐幸福。当指导教师简报被省级录用,我明白了所有的艰辛都只为那一刻硕果芬芳。当为他人解答疑惑时,听到赞许的那刻,我欣喜若狂。所经所历所感,时时触动我的灵魂。过程漫长 需经历破茧之痛。但,当你华丽转身羽化成蝶时,便会翩跹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心染沉香,静美如斯。研修路上,走过就是幸福。 经冬历夏,冬藏夏丰 ——从学习课例(一)的开发与使用说开去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奕 纷纷红紫已成尘,蝉鸣声中夏已深。当研修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当省、市、县区、学校四级联动在网络技术支持下无缝对接、沟通无阻的时候,流火般的夏日炎炎烘托着如火如荼的研修氛围。在这里,时间长度不算什么,空间距离亦不是阻隔,你一言我一语,你一字我一句,思维碰撞、取长补短,共享远程研修的累累硕果。回望去年冬季资源开发的一幕一幕,亲历夏日里以点带面、专家引领的联动效应,我深深感到与历史面对,与历史人手携手,探索教育思想、专业理论和实践技术的有效结合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缘来缘聚——协同研究 2013年12月6日,在省项目办统一部署下,省级骨干教师研修班在济南开班。大家从各地市、各县区远道而来,齐聚山东师范大学。其中课程资源开发一组团队成员分别来自威海、烟台、莱芜三个地市,威海市成员全由各县市区资深学科教研员组成,烟台、莱芜两地多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实现了在实践经验和年龄方面的优势互补,保证了协同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开班会议后,大家迅速进入角色,及时召开第一次讨论会议,进行任务分工,制定磨课计划,全程进行问题研究与课例打磨。回首严冬时节从“懵懵懂懂”到“豁然开朗”,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的研究历程,大家或唇枪舌战、或低眉沉思,或拍手称快的场景历历在目。那已不仅仅是教改思想的碰撞,更是教学智慧的升华!《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交流碰撞中,磨课计划逐步完善,明确了磨课过程的研究方向,提高了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与品质。 即切即磋——选题择例 “课标贯彻: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是本次研修最核心的主题,其顺利开展的突破口是科学的确定研究的主题与课例。在主题与课例的择取方面,大家通过一次次切磋,最终达成共识——将“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研究问题,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为承载课例。 为何选择“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研究问题?《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指出:“本标准设计的课程内容留有余地,以增强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一方面为教材编写留下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各地区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提供便利,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梁启超就曾说过:“二三千种十余万卷之方志,其间有可宝贵资料乃无尽藏”。在梁启超看来,地方史志中蕴藏着大量的真实历史。著名教育家徐特立也曾说过:“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 纵观胶东近代以来,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且形态多样、遗址遗迹众多。如果能将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与乡土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必将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教学案例和研究素材。对历史学科而言,这就意味着,对乡土历史资源进行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