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教案8.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湘夫人》教案8

《湘夫人》教案8 教学目的: 1、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2、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3、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熟读文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而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教学难点: 1、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比兴手法的使用,鉴赏艺术特色。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第一节 一、导入: 湖南岳阳的君山上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竹子,名叫“斑竹”,大家知道它的来历? 传说湘君(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娥皇、女英(尧帝的二个女儿)听到丈夫的死讯后追随到沅、湘,因丧夫而落下的伤心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这一传说人物有关的诗歌《湘夫人》。 二、作者简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遭到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远游》《卜居》《渔父》。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 三、“楚辞”及《楚辞》: 1、“楚辞”: 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 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用“骚体”指“楚辞” 2、特点: 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句式参差错落,自由灵活而富于变化; 多用语气词“兮”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诗的结构篇幅扩大了; 语言词汇地方色彩较浓。 3、《楚辞》: 作品总集名,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编辑。 四、诗文学习: 1、指定学生诵读诗歌: 2、生字词的巩固: 北渚()?眇眇()?袅袅()?白薠() 骋()望?蘋()中?罾()?潺()湲() 麋()?水裔()?江皋()?西澨() 葺()?荪()?兰橑()?薜()荔() 擗()?櫋()?庑()门?九嶷() 袂()?褋()?澧浦()?搴() 3、讲解1-2段词句: 第二节 一、?讲解3-4段词句: 二、?学生巩固全文词句: 三、?分析诗歌: 1、诗歌《湘夫人》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湘君和湘夫人彼此深深地眷恋着对方,却不知什么原因,两人欢会难期、 思而不见,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 2、诗歌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形象有几个?抒情主人公是谁? 湘君和湘夫人。 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3、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幽怨?哀婉。 4、其实诗歌的开头就给我们奠定了全诗幽怨哀婉的基调,请同学找出是那句诗? 就是“千古言秋之祖”——“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5、这句诗是如何奠定幽怨、哀婉的感情基调的呢? 诗句中有三个意象:秋风、秋水、秋叶。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并且,这三个意象不是孤立的,而是自然联系在一起的:秋风荡秋水,秋风扫秋叶,秋叶随秋水,秋水飘秋叶,三者紧密相连,浑然天成,形成了一幅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使湘君的心情更加惆怅万分。这种写法叫“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6、第一段中“鸟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是什么意思?诗人写这一组反常现象有什么作用? 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 这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暗示会合无缘,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7、既然是错乱的现象那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会存在。这种写景方法我们称为什么? 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8、第三段中还有这样一句,找出来?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暗示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