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淡安论灸法PPT.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承淡安论灸法PPT

* * 承门学派(澄江学派)----承淡安 《经络之研究》 《经络治病讲话》 《针灸真髓》 《病机撮要辨证》、 《赤羽氏知热感度治疗学》 《皮内针法》 日本电子经络探测治疗仪 承淡安灸法学术思想 承淡安先生对于灸法非常重视,不仅自己在临床中反复地实践和揣摩,体验深刻,而且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和传播。他在理论和临床两个方面都对前人的认识有一定的发挥。 晚年有《灸法草稿》之作,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大部分被烧毁了,仅有残存一部分。经由他的子婿梅焕慈先生收集整理,还有共计26种疾病的灸法残稿。 另外,先生还曾经为广大农民著《简易灸治丹方治疗集》一书。我们从承先生的其他作品和文字中,可以了解到他对灸法的独特见解和观点。 一、考证灸法的起源——灸法自然 先生认为,石器时代的先民们,由于穴居野处,风雨侵袭,病多为筋挛痹痛,所以用灸法治疗,得温则舒,得热则和,所以,当时发明灸法,可以说是出自自然,是中国最古老的疗法之一。 先生认为,最初古人未必能够知道艾的功用而以之作为艾炷,而是由于艾蒿遍地都是,而且作为燃料,容易引火,且气味芬芳,闻之可清心醒脑,于是用作灸炷。久之效验颇著,乃成为灸治之要品。 先生认为,艾灸的特殊作用,不仅在于热,更在于其特具有的芳香气味。这种芳香的药物能够行气散气。艾灸以后觉有快感,即是因为艾的芳香气味,渗入皮下,在热和芳香的双重作用下,神经兴奋、机体活力增加,而病苦解除。 承淡安先生的这种认识和判断,充分显示了他丰富的文化知识背景和细致慎密的思考。 艾炷大小因部所宜 承先生认为,艾炷的大小和软硬,都可能影响到艾绒燃烧的热度。而在身体上进行艾灸,以血液不绝流行为度,所以温度不要太高。用艾炷来做灸治,艾炷的大小是一个很直接的问题。承淡安先生认为,古籍中关于艾炷的大小,都是从灸治的部位来确定的。一般来说,头部肢末宜小,胸部腹部背部宜大。 小儿与衰弱者:炷如雀粪,10岁前后之小儿,以5-10壮为度。大人灸炷如米,以5-10壮为度。灸穴以5-7穴为适当,否则灸炷过多,反令发生疲劳。 男女之分别:男子灸炷之壮数,可以稍多,一般来说男子的胜任力较女子为大。 肥瘦之不同;肥人脂肪较多,肌厚皮臃,不易传热,感艾气不足,艾炷宜较瘦者为多,炷大如米粒。 敏感性者与迟钝性者:对于感受性之敏感者,当灸炷燃至中途时,即移去之,重还一枚,待燃近皮肤,即去之,反复更换,至着皮为止。灸小儿亦须如此。迟钝性者,炷宜稍大。 施灸经验之有无:关于未经施灸,属于初灸者,亦宜小炷,壮数宜少,以后逐日增加。 症状情况:凡是属于亢进性疾患(如疼痛、痉挛等),艾炷宜稍大,壮数宜多。虚弱症候、机能减退、麻痹不仁、痿弛无力,宜小炷而壮多。 劳动情况: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其艾炷宜大,壮数亦多。 营养不良者:壮炷宜小而数适中,大炷则绝对禁忌。 承先生提出了临床艾灸治疗量的参考原则和标准 四、灸法的种类——法有所宜 先生认为,凡是用艾灼人体肉体,为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都可以称为灸法。 艾炷灸法:以艾绒作炷,直接燃灼皮肤,一炷为一壮,为我国最古之灸法。 隔姜灸法:隔姜灸通用于慢性疼痛及麻痹等疾患。 隔蒜灸法:隔蒜灸则适用于痈疡初起之症。 豉饼灸法:治疽疮不起。如脓已成者不可灸。 附子灸法:治诸疮瘘。 温针灸法:亦名热针,苏南病家喜用此法,言其收效较大也。 温灸器灸法:持器隔衣温灸。 药条灸法:古时有雷火针及太乙神针灸法,系以艾绒铺纸上,绒内和好药末,卷成烛形于穴位上薰灸。 念盈药条:承先生的先父乃盈公从事针灸数十年,以雷火针、太乙神针之功效虽卓,而药方偏于香燥,已不适于现代病人之体格,因力谋改良,求其平稳无弊,屡试屡改达五十余次而成念盈药条所用之药方。性和效广,使用简便,有雷火太乙之功效,而无其流弊。为纪念其父利人之功,故名为念盈药条。 承先生临床灸治,经病员同意后,喜用小艾炷直接灸。因为此种灸法,对痼疾有卓效。如病员畏痛不愿直接灸者,则专用念盈药条灸治。 五、灸术临床现象的的处理 承淡安先生临床运用灸法很多,也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他发现,直接灸法于皮肤上,必见火伤状态,即是所谓的灸术现象。火伤状态,因灸法轻重之不同,其发现状态亦有不同。轻度者,局部发现赤晕,且感热痛,停灸后赤晕渐消失,数小时后,留一黄色瘢痕。如稍强之灸,则表皮浮起成一水泡,经数日结痂而愈。强度者,皮下肌肉呈坏死状态,表皮起大水泡,化脓溃疡,经若干时日,新肌生长表面结痂而愈。但留一黑斑痕,一二年后黑色渐退,仅留灸痕。运用隔姜灸施灸时,亦有发生水泡之可能。用念盈药条、温针、温灸器等灸后,一般无此现象发生。 因灸而起之灸水泡,如为米粒大或麻实大者,承先生认为,假如注意不予擦破,则不易化脓,自然干燥而愈。假如水泡如蚕豆大者,当以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