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ppt

  1. 1、本文档共2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PPT

(三)主要传播方式 人间鼠疫可在动物鼠疫流行期间发生,因人介入流行区或流行区的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及其感染的蚤类进入人居住处,接触或叮咬人居处的动物(家鼠、猫等)或蚤,引起人居处的动物和人的感染,造成鼠疫人间流行,尤其是家养猫犬,极易将感染了鼠疫的动物身上的蚤类带入家庭。人蚤介导的人一人传播是目前大多数地区造成人间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尤其是在人畜混居地区。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感染的蚤类可维持传染性达数月。腺鼠疫通常不会人与人直接传播,但淋巴结破溃后,脓液可经人的破损皮肤而感染。所以腺鼠疫多由蚤叮咬引起。叮咬人类引起人感染鼠疫的蚤类主要是印鼠客蚤。人接触处理染有鼠疫的动物如宰剥旱獭、野兔皮毛肉食而吸入染菌的气溶胶可引起肺鼠疫。肺鼠疫有高度的传染性,居住拥挤、气流不畅的环境有利于传播。 (四)平时的预防控制 1.在有历史流行的疫区及其他受威胁的在区:做好建筑物防鼠十分重要,要合理储贮食物,处置好垃圾和废物,使房屋周围的啮齿动物得不到食物及其藏身之处;同时根据蚤密度使用杀虫剂及驱避剂避免蚤叮咬;发现鼠等啮齿动物要避免接触,在村庄内开展灭鼠降低鼠密度,发现病(死)鼠要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以便检测与卫生处置;家养的猫、犬要用合适的杀虫剂定期处理。 2.对鼠疫疫源地和历史疫区常年坚持开展监测。评估鼠疫疫源范围及发生流行的潜在可能性。重点是病(死)的鼠(包括其他啮齿动物)作细菌学检测;对鼠类和户外放养的猫、犬作鼠疫F1抗原的PHA血清学调查;以及采集野生啮齿动物身上及其洞穴的蚤类作检测。历史疫区内的鼠疫病人或动物的尸体掩埋地要严加管理,避免任意开挖和由此引发疫源复燃。当监测发现有潜在流行可能时,有必要采取灭鼠措施,以防止疫源传播扩散。在灭鼠前通常要先灭蚤,可在鼠类出设路径、躲花处和洞穴撒上灭蚤剂。 3.严防疫源输入。通过防鼠或定期烟薰控制船上、码头及仓库的老鼠。必要时,对来自鼠疫疫源地的船只,在到达口岸时进行船只及其运载的货物,特别是集装箱内的货物进行灭鼠、灭蚤处理。对于发生疫情或可疑疫情时,可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处置。 (五)有关的主要国家标准 1.GB15978-1995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 2.GB15991-1995鼠疫诊断标准 3.GB15992-1995鼠疫控制及其考核原则及方法 4.GB16682-1997动物鼠疫监测标准 5.GB16883-1997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 伤寒副伤寒 (一)早期识别 伤寒副伤寒临床特征是隐袭起病,持续发热(约占70%病例)、头痛、全身不适、厌食,相对缓脉、脾肿大,部分病例躯干部位出现少量散在的玫瑰疹,疾病早期有些可有干咳或上感症状,在成人中腹胀便秘较腹泻为多见。且有许多轻型和不典型病例。副伤寒临床表现虽与伤寒相似,但症状较轻,并发症相对少,有时与其他沙门氏菌感染相似,仅表现为胃肠类征状。在一个流行地区,由于轻型、非典型病例多见,所以极易漏诊。伤寒病例的并发症除肠出血或穿孔( 约占1%)外,还有其他多种多样的并发症,所以对于此类散发病例也容易引起误诊。 早期血培养分离病原菌如果培养适宜,其阳性率较高,是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粪便与尿的病原菌分离通常要在发病一周之后才可阳性,骨髓培养在发病第一、二周检出率可达90-95%,即使病人已接受抗菌素治疗仍可获得阳性结果,当然由于骨髓穿刺不易为病人所接受,所以可以考虑用于疑难病例鉴别。 血清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效价在病程第二周敏感性还偏低,有相当一部分病例(约占30%)达不到四倍增长,所以有可能漏诊。一般“O”抗体凝集效价≥1:80,伤寒或副伤寒H抗体凝集效价≥1:160,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者可以确诊。但在伤寒高发区,“O”凝集价和“H”凝集价虽达到此标准,但由于正常人此水平亦较高,其判断阳性的正常值则需事先调查确定。此外单份“H”抗体≥1:160,还有可能与菌苗接种或其他沙门氏菌感染有关,在诊断时应具体分析。 (二)流行病学 1.人是伤寒、副伤寒的主要传染源。人的慢性携带者是病原的主要贮存宿主。伤寒病人发病后第一周开始直至整个恢复期均可经粪便、尿液排出病菌。病例的排菌期长短不一,副伤寒稍短,常为一至二周。未经彻底治疗的伤寒病例约有10%在发病后三个月仍可排菌,有2-5%可成为长期带菌者。伤寒、副伤寒轻型病人或亚临床感染者都可成为短暂的或长期的带菌者,其中中年妇女,有胆石症等胆道症患者容易成为慢性带菌者。但感染副伤寒菌者成为慢性胆囊带菌者的很少。 2.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病人,带菌者的粪便、尿污染食物和水传播,近几年我省出现的一些局部流行,主要有两种传播方式,一种是粪便污染水源引起,尤其是随着中小城镇和学校、企业单位的供水、污水与粪便卫生设施及处置不当造成的局部暴发流行最为多见。其传播方式是病人带菌

文档评论(0)

erfg4e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