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陈洪 刘跃进 第二章 元杂剧的兴盛与代表作家.pptVIP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陈洪 刘跃进 第二章 元杂剧的兴盛与代表作家.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元杂剧的兴盛与代表作家 元杂剧的兴盛及其基本面貌 元杂剧前期作家作品 元杂剧后期作家作品 第一节 元杂剧的兴盛及其基本面貌 所谓“元曲”,实际包括剧曲与散曲两个部分。剧曲即元杂剧,是融文学创作和多种表演成分于一体的综合性戏曲艺术,散曲则是在宋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由于元杂剧的创作成就明显高于散曲,后人也常以“元曲”称谓专指元代杂剧,如明人臧懋循(晋叔)选出百种元杂剧剧本编成的集子,取名就叫《元曲选》。 元杂剧兴盛的条件和因素: 首先,元杂剧的成熟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长期积累和孕育的结果。 其次,元前期都市工商业的发展、社会的相对安定为戏曲演出活动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 再次,元代长期废除科举,把大批有才华的文人赶进了勾栏行院,是元杂剧文学剧本创作高度繁荣的一个重要前提。 最后,元王朝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相对松弛,客观上为剧作家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创作环境。 【元杂剧的剧本与表演体制】 “四折一楔子”的基本结构形式 一人主唱的舞台表演方式 使用北曲音乐 【元杂剧的发展过程】 前期约为元世祖至元初到成宗大德末年,杂剧活动主要以北方的大都为中心,这是元杂剧创作演出高度繁荣的年代,产生了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纪君祥、杨显之、康进之、高文秀、尚仲贤、李好古、石君宝、郑挺玉、李文蔚等一大批杰出的剧作家。 后期是从成宗大德以后至元朝灭亡,杂剧创作名家急剧减少,有影响的作品也寥寥无几,总体上呈现日趋衰微的趋势。虽然少数作家如郑光祖、宫天挺、秦简夫等人的作品还有一定的特色,但整体成就已无法与前期相提并论。 【元杂剧的内容与题材】 一是一批正面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大都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官僚、豪绅及其帮凶爪牙对下层百姓的迫害和剥削,反映了受压迫者反抗黑暗统治的愿望与呼声,歌颂了普通民众对统治者的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 二是以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创作,比较突出的是一批三国剧和水浒剧以及表现杨家将、岳家军抵抗异族侵略的作品。 三是数量众多的歌颂男女爱情之作,影响最大的当属王实甫的《西厢记》,还有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等(此四剧有“元代四大爱情戏”之称)。 四是为数不少的隐逸题材作品和神仙道化剧。其中以马致远作品最有代表性。 当然,元杂剧中也有一些宣扬封建道德观念、渲染鬼神迷信的作品,代表了一种消极落后的创作倾向,尤其是在元杂剧的晚期。 【元杂剧的表演与演员】 元末夏庭芝撰著的《青楼集》记述了元代140多位戏曲艺人的活动事迹,其中专条记录了当时的著名杂剧女演员74人,包括珠帘秀、赛帘秀、赵真真、朱锦秀、顺时秀等。另有附见于各条的女艺人42人。 钟嗣成《录鬼簿》收录的元曲作家分为七类:1.“ 前辈已死名公,有乐府行于世者”,包括董解元等31人;2. “方今名公”,包括郝新庵等10人;3.“ 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包括关汉卿等56人;4.“ 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为之作传,以《凌波曲》吊之”,包括宫天挺等19人;5. “已死才人不相知者”,包括胡正臣等11人;6.“ 方今才人相知者,纪其姓名行实并所编”,包括黄公望等21人;7.“ 方今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包括高可通等4人。 【元杂剧的流传与保存】 一般认为,姓名可考的元代剧作家作品有500种左右,元代无名氏剧作家的作品有50种左右,元明之际的无名氏作品有180多种,总数为730余种。保存下来的元代及元末明初杂剧作品有210多种,其中姓名可考的元代剧作家作品有109种,元代无名氏剧作家作品31种,属于元明之际无名氏剧作家作品70余种。 元人钟嗣成《录鬼簿》 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 《元刊杂剧三十种》 明臧懋循《元曲选》 第二节 元杂剧前期作家作品 白朴(1226—1306)字太素,号兰谷,初名恒,字仁甫,隩洲(今山西河曲附近)人。父亲白华是金朝著名诗人,金末任枢密院判官。 《墙头马上》《梧桐雨》 《墙头马上》取材于唐白居易新乐府诗《井底引银瓶》,原诗写一大家少女与钟情男子私奔最后遭遗弃的故事。其小序曰“止淫奔”,说明主旨属于封建教化。 《梧桐雨》,此剧敷演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的一段爱情悲剧。 马致远(约1250—1321后),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早年曾追求功名,但未找到出路,大德年间一度出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淡泊名利,退隐山林,以诗酒自娱。他一生从事杂剧创作,曾是大都元贞书会的主要剧作家,在元代梨园负有盛名。所作杂剧见于著录者15种,今存7种,代表作是《汉宫秋》。 《汉宫秋》,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故事。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