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焚烧厂首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红旗渠网.doc

汕尾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焚烧厂首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红旗渠网.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汕尾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焚烧厂首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红旗渠网.doc

林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河南省科悦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七月 目录 项目背景 1 1 建设项目概况 2 1.1 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2 1.2 主要建设内容及平面布置 2 1.3 生产工艺 2 1.4 选址规划相符性 3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4 2.1 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4 2.2 评价区环境现状 4 3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6 3.1 主要污染源分析 6 3.2 污染防治措施及其效果 7 3.3 主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果 10 3.4 环境风险评价 12 3.5 环保投资分析 12 3.6 环境防护距离和搬迁安置方案 13 3.7 环境管理制度及环境监理、监测计划 13 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5 5 联系方式 15 附图1 项目选址地理位置示意图 附图2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3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项目背景 林州是中国河南安阳市下辖的县级市,红旗渠的故乡。随着林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活垃圾产量也不断增加,林州市的城市生活垃圾也已成为日益严峻和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目前林州市生活垃圾由林州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进行集中处理,采用卫生填埋工艺,设计日处理能力260吨,设计使用年限13年。项目自8年投运至今,已使用8年。截止2016年5月,仅林州市主城区生活垃圾进场量平均已达300吨/日,高峰期更是达到400吨/日,未来随着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农村垃圾清运工作的加强,预计生活垃圾量还会进一步增加,现有垃圾填埋场库容量已日趋紧张,预计不久即面临填满封场。实施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建城[2016]227号)一文中指出“目前,垃圾焚烧处理技术装备日趋成熟,产业链条、骨干企业和建设运行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方式。”为此,拟在林州市横水镇西赵村东北部和河顺镇官庄村实施林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等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林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 1 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林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 (2)项目建设地点:林州市横水镇西赵村东北部和河顺镇官庄村,项目选址地理位置见附图1。 (3)建设规模:本期建设规模为新建1×500t/d垃圾焚烧炉,预留1×500t/d垃圾焚烧炉的位置,垃圾贮坑等公用设施一次建成,1台10MW中温中压凝汽式汽轮机和1台1MW发电机,配套建设烟气净化系统等主要服务区域为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拟建项目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由当地环卫部门负责送至本项目厂内。运输起点为各个生活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运输路径主要为城市主干道,避开居民集中居住区 本项目的主要建、构筑物内容包括:主厂房、办公楼、宿舍及食堂、传达室、综合水泵房、机械通风冷却塔和工业消防水池、净水器、地磅,门卫及地磅房、渗沥液处理站、点火油库等。其中主厂房为一个大型联合厂房,主厂房主要包括垃圾卸料平台、垃圾池、锅炉间、渣坑、车间、石灰浆渣制备车间、活性炭车间、、厂用低压配电室、大厅、配电间、主变压站生产流程:环卫部门负责垃圾收集后送至炉内温度850以上停留2 秒。烟气温度降到,将烟气中的,烟气烟囱。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1 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本评价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 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风险评价》(HJ/T169-2004)评价区域内个环境空气监测点监测项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TSP)、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特征污染物指标铅镉、汞、氯化氢、硫化氢、、、评价区域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限值要求监测项目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硬度、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砷、六价铬、铅、镉、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汞、铜、锌、铁、锰、氯化物、氟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K+、Na+、Ca2+、Mg2+、CO32-、HCO3-、Cl-、SO42-的浓度GB/T14848-1993)中Ⅲ类标准。根据本项目声环境特征及厂址周围环境现状,在布设个噪声监测点拟建厂址《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3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