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ppt

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课时1 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 新人教版

1.史料一为原始文献史料,主要体现了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特点。 2.史料二为原始文献史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也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3.史料三是原始文献史料,史料“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说明政府设置官员管理手工业。 4.史料四属于后人史学评论。作者从生产工具改进和技术进步角度,说明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等社会转型的影响。 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 答案 (1)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3)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4)脆弱性: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弱。 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有利因素:农民的辛勤劳动;耕作工具的不断改进;政府的重视。(2)不利因素:自身的脆弱性;自然条件的制约。 3.根据史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农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社会转型有何影响? 答案 (1)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促使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2)加速了宗法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最终确立;(3)引起百家争鸣,促进思想解放。 [史论归纳] 多元视角认识小农经济的影响 (1)政治上: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经济基础。 (2)经济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3)科技文化: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古代许多文学作品多是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4)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具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自私、保守性的不足;小农经济条件下,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加强邻里关系及家庭和睦的观念。 [高考题组] 考法1 从西周政治统治的特点角度命题 【考题1】 (2016·课标全国Ⅲ,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 根据“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当时人们重视历史的传承,故选择B项。“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不能证明“西周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A项错误。“希冀子孙保用”说明铭文可以传递信息、发挥文书的功能,无法体现“宗法制度受到挑战”,故C项错误。“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错误。 答案 B 考法2 从分封制对西周社会影响角度命题 【考题2】 (2014·课标全国Ⅱ,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 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礼乐制。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选C项。A、B、D三项错误。 答案 C 考法3 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角度考查分封制的发展趋势 【考题3】 (2013课标全国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 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错误。 答案 C 考法4 从因果关系角度考查小农经济的形成 【考题4】 (2015·课标全国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