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范畴诚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PDFVIP

中国传统范畴诚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范畴诚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PDF

民族翻译 2009 年第3 期(总第72 期) 中国传统范畴“诚”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吴 志 杰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 210094 ) [ 要] 对于翻译伦理的问题,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提出了不同的甚至迥异的意见。本文认为,中国传 统范畴 “诚”才是翻译活动的伦理基础。 本文中,作者通过追踪 “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演变过程进一步探讨该范 畴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翻译研究;伦理;诚;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280X(2009)03-0031-05 一、引 言 《翻译者》 (The Translator )杂志曾于2001 年出版以“回归伦理” (“The Return to Ethics”) 为主题的专刊来讨论翻译的伦理问题,对翻译必然回归伦理的趋势表现出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就翻 译伦理的研究现状而言,很多学者都意识到伦理在翻译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对于翻译究竟应该 具有什么样的伦理体系,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劳伦斯·韦努蒂是解构主义翻译学派的领军 人物,他在理论上批评翻译中的“归化”现象,在实践上大力提倡与推行保留源语文本“异域特征” 的“异化”翻译策略。在 《译者的隐身》、 《翻译之耻》等著作中,韦努蒂一直大张旗鼓地批判意 识形态对翻译的改写,猛烈抨击译者通过各种“操控”手段 (manipulations )成为 “本 体系和机 构剥削和利用外国文本和文化的共谋”,呼吁通过 “异化翻译”和“少数化翻译”(minoritizing translation)实现翻译的“存异伦理”(ethics of difference)。然而,正是高举 “存异伦理”的韦努 蒂也承认 “甚至实行最彻底的归化策略的译者”,只要能通过译序和译注等手段表明而不是掩盖其 对原文所作的增删修改,“也不应该被贬斥为违背了翻译伦理。相反,那些对原文进行大胆归化的 [2] (P81-82) 译文所取得的成就完全值得我们尊敬。” 此外,他还提出了“求同伦理”(ethics of sameness ) 似乎进一步背离了其“存异伦理”的初衷。在我们看来,韦努蒂之所以会自相矛盾,之所以不得不 承认 “求同伦理”与“存异伦理”都有价值,有其必然性。事实上,“存异伦理”是很难作为一条 一以贯之的翻译原则的,站在不同的立场可能需要有不同的伦理。韦努蒂最初提倡 “存异伦理”, 主要针对的是把边缘化国家的作品翻译成英语的情况。为了反对霸权与殖民,需要采取更加“异化” 的翻译策略。但如果换一个方向,把英语作品翻译成其他弱势语言,我们就需要一定程度的“求同”, 采取更加 “归化”的翻译策略,就像巴西 “食人主义”翻译理论所宣称的那样,把原作吃进去,加 以消化吸收,为我所用。[3] (P136-137)换言之,即使一个翻译家持一种同情民族国家、反对殖 主义的 态度,站在不同国家的立场上他/她也可能既需要“存异伦理”也需要 “求同伦理”。从这种角度 来分析,韦努蒂在理论上自相矛盾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既然在翻译伦理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而且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翻译领域是否 还有一以贯之的伦理标准?这样的伦理基础又该是什么?吴志杰、王育平曾在 《以诚立译——论翻 译的伦理转向》一文中提出,中国传统范畴“诚”可以作为翻译活动的伦理基础。[4] (P36-142)本文将通 过追踪 “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演变过程进一步探讨该范畴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 31 — 民族翻译 2009 年第3 期(总第72 期) 二、“诚”的稽考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诚”是形声字,从言成声。言为心声,“诚”最初的意义是通过言语表达的“真心实意”, 故 《说文解字·言部》云:“诚,信也。”这种来自内心的真诚就是“诚”字的基本义,在古代许 多典籍中均有所论述。 《大学》曰:“诚其意者,毋自欺也。”王充说:“实诚在胸臆。”这里的 “诚”字均取 “心诚”之意。“诚”字的其他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