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雨强下坡地氮流失特征-生态学报.PDF
第! 卷第 ## 期 生 态 学 报 /012 ! ,.02 ##
!$$ 年## 月 %’% ()*)+,% -,.,% .032 ,!$$
不同雨强下坡地氮流失特征
# #, ! # #
!
吴希媛 ,张丽萍 ,张妙仙 ,倪含斌 ,王_ 辉
(#2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_ #$$!: ;! 2 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临安_ ##$$ )
摘要:试验采用模拟降雨手段,对总氮、铵氮和硝氮流失量过程曲线及三者的浓度百分比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总结,获得以下结
论:(# )降雨过程中,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氮流失的浓度和流失总量都会相应增加,在覆盖度较小时,雨强对氮流失浓度和流
失总量起决定作用。 (! )径流量随时间延长的增加趋势十分明显,径流中流失的总氮浓度随着时间延长没有明显变化,但是流
失量却呈上升趋势。铵氮和硝氮流失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为径流前期浓度较高,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浓度趋
于稳定或减小,后期则又有所上升。 (
)与 “蓄满”、“超渗”两种径流方式相对应,氮流失类型也有两种:坡地产生 “蓄满”径流
时,氮流失中可溶性氮流失较多;坡地产生 “超渗”径流时,则氮流失中不可溶性氮流失所占比例增加,但是两种情况下,均是以
可溶性氮流失为主,其中又以硝氮流失所占比例最大。坡度较小的情况下,次降雨过程中,不溶性氮占总氮流失量的百分比随
时间延长而增加。
关键词:面源污染;降雨;径流;氮流失
文章编号:#$$$8$: (!$$ )##84598$_ 中图分类号:-#5 2 #_ 文献标识码:%
3’9’-7(! ). (!-7-(’7,9,(9 ): .,7)+’. *)99 ,. 9*)#,.+ *-.1 0.1’7 1,::’7’. 7-,.:-**
,.’.9,,’9
# #, ! # #
Z[ \@8]B?E ,U7%.+ *@8V@EO !,U7%.+ Y@?08\@?E ,., 7?E8‘@E ,Z%.+ 7B@
# !##$%$ ’()*+(,$(-.# .(/ 0$12+3$ ,45$6 *.(% 7(*)$+1*-8 9.(%:52 #$$!: ,!5*(.
! ;35# ’()*+(,$(- ;3*$(3$ .(/ $35(#%8 ,45$6 *.(% =+$1-+8 7(*)$+1*-8 *( ’.( ##$$ ,!5*(.
!#$ %’()$ *)+)$ ,;= ,;= ( ):?@=A B ?@C;,
5D97-( :.0E8N0@EP M0BLKI N011BP@0E Q?M SIIE 0EI MI3ILI IE3@L0EIEP?1 NL0S1I 03IL A0L1J ?EJ A?M K0EKILEIJ ?EJ MPBJ@IJ
?KP@3I1D2 ^I3I10NIJ ?OL@KB1PBLI SL0BOQP 0E PQI 10MM 0R RILP@1@GIL ?EJ NIMP@K@JI AQ@KQ @EK1BJI BKQ E@PL0OIE ?EJ NQ0MNQ0LBM2
’QIMI K0EP?@E?P@0EM 1IJ P0 PQI IBPL0NQ@K?P@0E 0R A?PIL S0JD2 70AI3IL ,PQILI ?LI MI3IL?1 ?@E R?KP0LM ?RRIKP@EO 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