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恢复失传的土釉烧造山西兔毫工艺价值研究
第30卷第6期2013年12月晋中Journalof学院学报JinzhongUniversityVol.30No.6Dec.2013恢复失传的土釉烧造山西兔毫工艺价值研究王向阳(晋中学院美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00)摘要:兔毫釉,亦称兔毫斑纹釉。兔毫斑纹釉是指在黑色釉或黑褐色釉层中呈现的一种均匀细密的状似兔毛的釉。“土釉”即以大自然中的黄土为主,配以草木灰风化岩石粉末而成的釉,亦即自然物配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配釉方法。土釉配制兔毫釉的方法及烧成,其过程本身就非常有价值,是了解我国古代制作瓷器的一种重要手段。恢复传统土釉烧造技艺,是当代美术工作者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关键词:兔毫釉;土釉;化工釉;失传;价值中图分类号:J31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1808(2013)06-0117-04在中国陶瓷历史长河中,黑瓷一直伴随着陶瓷的存在而存在。早在两千年前的东汉,黑瓷在今天的浙江已有出现。浙江的上虞、宁波、绍兴及永嘉地区,是黑釉瓷器的发祥地。黑釉瓷器集中出现,与当地的土质有关。浙土含铁高,是生成黑瓷的首要条件。而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有配黑釉的主要材料黄土,自然也就有了烧制黑釉的便捷条件。山西历来以烧造黑、白瓷而闻名。自北而南著名的窑口有:大同窑、浑源窑、孟家井窑、介休窑、霍州窑、平阳窑等,这些都是烧造黑、白釉瓷器的著名窑口。尤其黑釉瓷器品种丰富,如:黑瓷(亦称乌金釉)、黑釉铁锈花、茶叶末、兔毫、油滴等,都是各大博物馆的重要藏品,如上海博物馆就收藏有浑源窑的油滴盏。一、兔毫釉及其成因兔毫釉亦称兔毫斑纹釉。兔毫斑纹釉是指在黑色釉或黑褐色釉层中呈现的一种均匀细密的状似兔毛的釉。这种釉色以黑色或黑褐色釉为底,其间闪现出黄褐、灰、白、青、蓝乃至金黄等混合而成的各种色彩。若施以水,各种釉色便呈现得更为清晰,与其他釉色相比,独具一格,十分美观。这种釉色民间多称为“金兔毛”“银兔毛”“黄兔毛”“蓝兔毛”等等,一般统称为兔毫斑。兔毫斑纹盏釉水也是自上而下渐厚且下垂,口沿内外釉层多薄,呈黑色或赭黄色,近圈足部的釉多垂流成滴珠状。宋代福建建水一带烧造的史称“建窑”,除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为皇家御用窑外,建窑中的许多好作品如兔毫、油滴是供皇室御用的,底部多刻有“供御”字样。建窑生产的茶盏称为“建盏”。北方窑如磁州窑、定窑,山西的许多窑烧造的兔毫、油滴由于与建窑的材料及烧成气氛不同,建窑用还原焰烧,北方基本用氧化焰烧成,北方的一般称之为华北兔毫、华北油滴。但北方兔毫、油滴作品据考证出自北宋年间的很多,而建盏基本是南宋的,由此推测可能是由于金人入侵,北方的工匠南迁,利用当地材料,用相同的手法制作而成。其工艺及烧成方式基本相同,只是胎、釉配方,即自然物材料中某些元素含量略有不同而已。由于宋代斗茶之风兴盛,黑釉茶盏广为流行,蔡襄《茶录》在论及斗茶的茶盏时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恊之难冷,最为要用。他处出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茶盏在使用前,用火微烤,由于胎含铁,久热不凉,使得茶温常保,茶之表现上佳。而宋斗茶习俗,借黑釉易观之。兔毫釉是黑釉的一种结晶釉,起初为偶然烧成,后被窑工发现并逐步掌握。它的形成原理复杂,是釉中的铁元素在1300℃高温下形成的[收稿日期]2013-10-13[作者简介]王向阳(1975-),男,山西临汾人,晋中学院美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陶艺与公共艺术。·117·王向阳恢复失传的土釉烧造山西兔毫工艺价值研究“树枝状”结晶。有文献记载,在宋代,“油滴价值五千匹绢,兔毫三千匹”。目前市场上的兔毫盏也是品茶人士喜爱的产品。兔毫、油滴是在黑色釉前提下寻求的变化,被文人赋予其文学含义,遂即变成千古乐事,精品被奉为国宝。日本很早就把兔毫、油滴、曜变定为国宝,视为拱璧。兔毫是一个非常文学化的名称,兔毫釉的形成为非人工因素,依赖天成;但人工可以凭借经验干预,让兔毫作品异常优美。它的形成是在高温下,釉中离得近的铁元素逐渐向某个点聚集,形成大点,如水中气泡般慢慢向釉表面浮起,在约1270~1330℃高温下釉面玻化,铁的结晶体垂流而形成短线,随着温度及窑炉气氛呈现出褐色或金、银色,与黑色底釉交相辉映,极具特色。国古代的一种配釉方法。古代中国无物理、化学体系,工匠们大都凭经验配釉。古代窑口的建设一般是在具备有水、燃料、陶瓷泥、釉料的地方,就地取材,因而地方特色浓郁。现代瓷器的烧制,常常是根据需要从四面八方调集胎土然后配制而成。因此,产品地方特色越来越被弱化。古人烧瓷,配方主要靠口口相传,但由于战乱、历史变迁、社会变革等原因,配方易失传。配制土釉的材料为纯天然物质,又在高温下烧成,安全、无毒害,属“绿色环保产品”。釉中富含铁、镁、钾等微量元素,对人体非常有益。兔毫釉在宋代烧造达到顶峰,后至元末失传,明、清至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