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整治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道整治施工图设计说明

A县B大沟(上段)整治工程(一分册)施工图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B大沟是主要排涝河道,南起,北讫,河道全长km,现状河道底宽2.0~6.0m,河底标高6.8~5.5m。根据《A县主城区防洪排涝及水环境治理规划》,B大沟担负约4.86km2排涝任务。设计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目前河道过水断面小排水能力降低《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GB50288-99);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Q4ml)。上部多为杂填土,以建筑、生活垃圾为主;中、下部多以暗黄色或黄色壤土、砂壤土为主。层底标高为6.08~8.20米,层厚1.5~2.6米。 2层:轻粉质壤土(以砂壤土夹壤土为主,局部为粉质粘土, Q4al)。暗黄色、暗灰色。软塑状。层底标高为4.08~5.94米,层厚0.7~3.4米。 3层:重粉质砂壤土,夹壤土(Q4al)。灰色。中密状。层底标高为-0.02~3.55米,层厚1.0~5.0米。 4层:粉质粘土(Q4al)。灰色、灰绿色。软塑~可塑状。层底标高为-1.02~1.85米,层厚1.1~5.7米。 5层:淤泥质粘土(Q4al)。灰色、灰绿色。含腐植物,味臭。层底标高为-4.92~-3.29米,层厚0.7~6.2米。 6层:粘土(Q3al)。灰绿色、灰黄色。可塑~硬塑状。层底标高为-4.59米,层厚1.1~1.3米。 7层:中粉质壤土(Q3al)。暗黄色。软塑~可塑状。孔深m未揭穿该层 土层描述 比重 天然 含水 率 天然湿密度 天然干密度 天然孔隙比 粘聚力 内摩擦角 允许承载力 Gs W ρ ρ e C Φ [R] --- % g/cm3 g/cm3 --- KPa o KPa 1 素填土(中粉质壤土) 2.72 27.0 1.93 1.52 0.79 11 17 60 2 暗黄色软塑轻粉质壤土 2.71 29.4 1.94 1.50 0.81 15 15 90 3 灰色中密重粉质砂壤土 2.71 28.3 1.95 1.52 0.78 7 20 120 4 灰绿色软塑~可塑粉质粘土 2.74 35.3 1.86 1.37 0.99 17 10 110 5 灰色淤泥质粘土 2.74 47.6 1.72 1.17 1.34 9 7 80 6 灰黄色可塑~硬塑粘土 2.74 27.6 1.98 1.55 0.77 48 16 180 7 黄色软塑~可塑中粉质壤土 2.72 25.4 2.00 1.60 0.71 26 20 200 以上各层土的详细分层界限见工程地质剖面图标准:设计排涝标准为模数为m3/s/km2,经计算本次整治工程河道末端排涝流量为19.7m3/s。 (2)根据《A县主城区防洪排涝及水环境治理规划》,本次河道设计水位控制原则为: 1、河道最高水位按地面高程减1.0m控制; 2、正常水位即景观水位按最高水位减1.0m控制; 3、汛限水位,按正常水位减0.5m控制,以满足汛期调蓄涝水要求; 4、主排水河道河底高程按正常水位以下2.0~2.5m控制。 (3)河道断面设计原则 ①满足河道自排流量要求; ②平面布置尽量结合河道现状,同时考虑城市景观效果; ③河道岸坡考虑生态护砌,河底不考虑护砌,水流流速控制在不冲不淤范围内; ④河道整治工程施工尽量减少对已有建筑物的破坏; (4)河底高程的确定 根据河道设计水位控制原则,河道河底高程按正常水位以下2.0m控制,河底高程比地面底4.0m,起始端河底高程为▽5.0。根据规划,B大沟河底坡降为0.0002,下游河道底高程按此坡降推算。桩号0+000~0+140河底高程为▽5.0~▽4.972;桩号0+140~0+320河底高程为▽4.972~▽4.94;桩号0+320~1+030河底高程为▽4.94~▽4.798;桩号1+030~1+400河底高程为▽4.798~▽4.724。 河底宽度 根据河道流量、水深及规划红线要求,并考虑尽量保持河道流速均匀,故沿线河道底宽分别为:桩号0+000~0+140河道底宽为3m;桩号0+140~0+320河道底宽为3m;桩号0+320~1+030河道底宽为3m;桩号1+030~1+400河道底宽为8m。 河道边坡 根据河道沿线土质情况,结合过水断面要求及边坡稳定计算成果。桩号0+000~0+140段河道边坡自河底以斜坡式至绿化平台(东侧)或现有翼墙(西侧),平台以下坡度为1:2.0,平台以上两侧为现有围墙;桩号0+140~0+320段河道边坡自河底以斜坡式至绿化平台,平台以下坡度为1:2.0;桩号0+320~1+030段河道边坡自河底以1:2.0斜坡式至干垒墙底槛,底槛比河底高1.5m,两侧用干垒墙与现状地面相接;桩号1+030~1+400段河道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