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的发展脉络及悲剧分类.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戏剧的发展脉络及悲剧分类

第二章 中国戏剧的发展脉络及悲剧分类 ? 中国戏剧中本无“悲剧”的概念,“悲剧”一词是晚清以后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因此,要讲中国悲剧,首先要追溯一下中国戏剧的发展历史。而中国戏剧中实际上又是一部中国戏曲史——话剧也是民国时代才西风东渐,进入中国的,所以考查中国戏剧史,就是考查中国戏曲史。 ? 一、 中国戏曲的起源及初步发展 ? 我国戏剧理论家周贻白先生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中谈到中国戏曲起源的几种说法:一是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认为戏剧起源于古代巫觋,即神鬼祭祀中的表演;二是春秋时代优孟扮孙叔敖与楚庄王相问答,所谓“孟优衣冠”,(事出《史记》)之说;三是清代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一书中关于中国戏曲起源于封建君主时代宫廷乐舞之说;四是现代文学家许地山的戏剧由西域传入、主要受印度梵剧影响之说;五是孙楷第的《傀儡戏考原》中所言,来自周代傩礼中的方相氏(驱疫者)演化的偶人表演之说。周贻白先生认为以上诸说均有漏洞。他的观点是,中国戏曲起源于民间的故事、诗歌相混合的故事表演。 我国戏剧从历史上看,一直沿着官乐和民间两条道路并行发展成熟。官方的戏曲出现很早,“在汉武帝刘彻时代,早已有正乐与散乐的分别。正乐或作雅乐,属于官方宴飨所用的乐章和舞蹈;散乐或作俗乐,属于民间创作的歌舞以及各种杂技。”(《中国戏曲发展史》P9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当时,民间盛行“角抵戏”,是民间带有竞赛意味的戏剧表演,已经出现了含有故事表演内容和情节的角抵戏《东海黄公》,周贻白认为,此剧是中国戏剧“形成一项独立艺术品的开端。”(P11)东汉时期的民间百戏表演在民间流行,但“与官方的正乐所走的并非同一轨道。”(P15)汉武帝刘彻除设立官方乐府,广征民间的歌曲民谣外,还向民间征集散乐进京竞赛演出。可以说,汉时即已出现了我国戏剧的最初两种雏型:官方的乐舞式和民间叙事式的雏型。 至魏及六朝,统治者贪图享乐,。虽然当时天下战乱,骄兵四起,“但各朝君主,只要时局粗定,多不忘娱乐。”据《隋书 音乐志》记载,后周宣帝宇文贇即位时,“而广招杂伎,增修百戏。鱼龙漫衍之伎,常陈殿前,累日继夜,不知休息。好令城市少年有容貌者,妇人服而歌舞相随,引入后庭,与宫人观听。戏乐无度,游幸无节焉。”(《中国戏曲发展史》P19)带有“嬉亵”色彩的《辽东妖妇》、和迷信仙佛的《上云乐》歌舞伎进宫演出,名噪一时,当时“各朝均设有乐部,其间已掺杂有外族的歌舞杂伎。 隋朝统一南北之后,便在这个基础上设七部乐,计为《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在这七部乐中,又杂有疏勒、扶南、康国、百济、突厥、新罗、倭国等伎。”(同上书P21)隋阳帝杨广继位后,将杨坚时代的七部乐另定为九部乐,包括《清乐》(《清商》)、《西凉》(《国伎》)、《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文康》)、皆为殿廷之乐。(P23)杨广还将乐伎俩分为雅俗两部,乐曲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民间百戏表演也得到促进。隋阳帝大业六年(公元610)正月,杨广在洛阳端门街设角抵大戏,规模盛大,“‘总追四方散乐,大集东都’,戏场绵延至八里。”由此形成华夏族正月初一至十五的社戏传统。(P22)因此,周贻白先生说:“隋朝,是中国戏剧形成一项独立艺术的一个重要时期。”(P21) 至唐,中国戏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初唐时,李渊按隋制,李世民继位后,废去《礼毕》一部,将《天竺》改为《扶南》,增加了《宴乐》和《高昌乐》,共为十部。(P27)李隆基时,命其史李宪主持各王府的乐伎,形成与太常寺乐部相对立的乐部,即所谓坐立两部伎。“据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载,当时乐部有雅乐部、云韶乐、清乐部、鼓吹部、驱傩、熊罴部、鼓架部、龟兹部、胡部。”(P30)多为歌舞表演,没有形成故事情节完整的戏剧,充其量只是含有故事内容而已。周贻白认为,“这时期的‘戏’,不但成为一个名词,而包含有故事表演的意义。甚至中国戏剧在昔简称为‘戏’,则有唱戏、演戏、听戏、看戏之称,都应当是从这个时期定称下来。”(P31)据周贻白先生考证,“根据《乐府杂录》所载来看,盛唐时期,应当已有以故事情节为主,由演员装扮人物,用歌唱或说白以及表情运动,根据规定的情境表演出来略如今日我们所见的戏剧了。”(P32)戏曲中有了歌舞戏、参军戏;还有歌曲、舞蹈、传奇等艺术形式。歌舞戏和参军戏均为出自民间的戏剧形式,歌舞戏中要求有故事情节、演员扮相等,例如歌舞戏《踏摇娘》即为带歌唱的单人舞蹈,叙述一个美貌女子,嫁给一个面貌丑陋且好酒的丈夫,“醉归必殴其妻。美色善自歌,乃歌为怨苦之词……妻悲诉每摇其身,故号踏歌云。”(杜佑《通典》见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P36)唐崔令钦《教坊记》也记载了此剧: ? “《踏摇娘》:北齐有人姓苏, 鼻。实不仕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