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动力装置第2版常思勤电子课件汽车动力装置06章节.ppt

汽车动力装置第2版常思勤电子课件汽车动力装置06章节.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尚辅网 / 第6章 换气过程 第1节 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及评价 第2节 改善换气过程的主要措施 第1节 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及评价 一、换气过程概述 基本功能:工质的更换 自由排气 换气过程: 强制排气 排气 气门叠开 进气 评价:充气效率 换气损失 + 合适的缸内工质运动 + 合适的残余废气量 图6-1 二、充气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分析: 流动阻力、缸内残余废气量、工质加热程度 … … 残余废气系数: 图6-3 三、充气效率随发动机工况的变化规律 1 发动机转速 2 发动机负荷 (柴油机汽油机的差异) 四、换气损失 定义:发动机理论循环中换气过程耗功与实际循环中换气过程耗功的差值 。 自由排气损失 组成: 强制排气损失 进气损失 增压发动机的特点 返回 图6-5 图6-4 第2节 改善换气过程的主要措施 一、减小进、排气系统的阻力 1 进、排气门 2 进、排气道 图6-10 3 配气机构 4 其他 二、合理确定配气定时 1 进气迟闭角 2 排气提前角 3 进气提前角和排气迟闭角 三、动态效应的利用 基本原理:波在管内传播,对于一个开口端,管外压力不变时,反射波的性质与入射波相反,即一个正压波传播到开口端后,会反射回一个负压波;对于一个闭口端,反射波的性质与入射波相同,即一个正压波传播到闭口端后,会反射回一个正压波。 例:进气系统内的本循环波动效应与上循环波动效应 图6-15 四、可变技术 —— 可变配气机构 插入 —— 可变进气管 图6-25 —— 其他 工质运动强度的调节 图 增压可用废气能量的调节 废气再循环的调节 …… 返回 思考题: 1.换气过程应如何评价?说明评价参数的定义。 2.分析充气效率随汽油机工况(转速、负荷)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画图说明。在采用可变技术时,说明当转速变化时应如何相应地调整进气迟闭角、排气提前角的大小并简述理由。 3.换气损失和泵气损失分别是如何定义的? 4.试分析发动机机进、排气门提前开启和迟后关闭的原因。其数值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分析从“将废气尽可能地清除干净”到“废气再循环”的原因。 6.构思应用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提高发动机性能的方案。 返回 第5章+第6章 1. 废气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 2. 压气机特性(工作范围及匹配应用) 3. 增压系统中废气能量的调节原理及技术措施 4. 换气过程的评价准则 5. 充气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 6. 换气过程的改善(配气定时、动态效应、可变技术的应用) 返回 返回 图6-1 换气过程 图6-3 汽油机进气过程终了时的缸内压力随工况的变化 返回 图6-4 四冲程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换气损失 返回 图6-5 四冲程增压发动机的换气损失 (a)理论循环 (b)实际循环 返回 图6-10 进气道的三维计算机模型 返回 图6-15 进气系统内的本循环波动效应 返回 ? 进气门 关闭 排气门 开启 气门 重叠角 气门升程 发动机 高速 推迟 提早 加大 加大 发动机 低速 提早 推迟 减小 减小 例: 发动机转速变化与可变配气机构 提高进气充量 合适的缸内工质运动 合适的残余废气量 减小换气损失 关于配气机构 不同工况-不同最优值 可变配气机构技术 “基于凸轮的技术” “无凸轮发动机”(Cam-less Engine ) 可变气门升程(VVL) 可变气门正时(VVT) 电控电驱 电控液驱 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 分段调节 连续可变(平移) VVT-i 的调节原理: 配气相位的“平移” 提前: 推迟: 动画 工况 调节目标 原理 效果 怠速工况 低负荷工况 扫气重叠角极小化,防止废气倒流入进气侧 提高怠速稳定性 改善燃油经济性 中等负荷工况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