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doc

  1. 1、本文档共1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杭州市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杭州市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临安卷) 序一(何光韦) 序二(王国平) 前言 第一章 区域旅游环境 第一节、自然与生态环境 一、地质地貌条件 临安地质上位于杨子准地台南缘钱塘凹陷褶皱带,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曾发生过两次海浸和强烈的褶皱、断裂和岩浆喷发过程。尤其在距今1.5亿年的燕山运动,断陷作用显著,火山活动强烈,喷发出大量的酸性和中酸性岩浆,形成了山脉的主体。岩石种类很多,主要有流纹岩、流纹斑岩、熔结凝灰岩、晶屑熔结凝灰岩。区域地质构造褶皱、断裂明显,后期受火山活动影响,地层被强烈切割、褶皱变形,初步形成了中山—峡谷的基本地貌类型。全市境内1000米以上山峰达五十座。其中最高的清凉峰海拔1787米。 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河流侵蚀堆积和农耕区地形塑造的影响,境内形成地形破碎、地貌类型多样的特点,中山、中低山、高丘、底丘、岗地等兼而有之。另外,在地貌发肓过程中有间歇性不等幅抬升的特点,造成中山山原和齐平山顶等古剥夷面(如平顶山、高山湖等)的存在以及河谷阶地的发肓。以上地质地貌环境是构成临安县境内风景资源多样性和奇特性的自然基础。 二、气候条件 临安属亚热带气候,因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丘陵山区北缘,北亚热带南缘,其气候具有丘陵向平原,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特征:季风强盛、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宜。年均气温15.9°C,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3°C,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1°C,全年≥10°C积温4999.7°C,无霜期234天,全年日照时数在1800~2000小时之间,年降水量为1800mm左右,局部地区在2000mm以上,如省内著名暴雨中心市岭一带年均降水量在2100mm左右。气候总体上呈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另外,由于县境内平均海拔较高,再加上森林植被的“林荫效应”,因此临安的大部分山区气温比市区平均低3~4°C,具有显著的避暑消夏功能,为开展森林、“高山”、峡谷生态度假旅游创造了良好的气候环境。 三、水文条件 在构造、岩性和地形的影响下,整个县境水系发肓,呈树枝状分布。境内北部天目山脉和西部、南部昱岭山脉横亘全境,峰峦起伏绵延,溪沟纵横切割,造成水系流向复杂。县境内有昌化溪、天目溪、南苕溪、中苕溪四条主要溪流,分属钱塘江和长江水系。 另外,由于地形破碎、切割强烈以及间歇性不等幅抬升沉降运动等原因,造成境内水文形态十分丰富,峡谷湍流、高山飞瀑、深潭、跌水、水漈等兼而有之,成为一项重要的风景资源构成要素。 四、生态环境条件 临安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86%,山高林密,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4.9%,居浙江省前列。由于森林效应,加上市域内极少有污染企业,整体空气质量等级达到I级左右。由于境内的植被覆盖对水源的涵养作用十分明显,境内大部分溪流(包括支流)不但流量稳定,四季不断,而且水质优良,溪流清澈见底,饮用水断面水质达到I级标准。 此外,临安的珍稀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生物多样性十分突出。有“森林王国”美誉的天目山是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网络成员,有被誉为“活化石”的世界银杏之祖中生代孑遗树种野银杏,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南亚种群梅花鹿主要栖息地,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中有国内罕见的水上森林。 这些都使得临安境内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展现出十分优异的生态环境资源质量,成为临安市发展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的根本保障。 第二节、历史与人文环境 一、境域变化与建制沿革 临安,据宋《太平寰宇记》:“县取临安山为名”。原3县建制,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有於潜县;东汉建安十六年(211)置临水县,晋太康元年(280)改临安县;唐垂拱二年(686)置紫溪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昌化县。后3县设治,历元,明、清、民国。1958年,余杭县并入临安县,於潜县并入昌化县。1960年,昌化县(含於潜县)并人临安县。1961年3月,原余杭县划归钱塘联社(今余杭市)。1996年12月18日,临安撤县设市。 临安市域城镇形成与聚落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早期形成阶段:临安市境汉以前无建置,秦汉时山越部落迁居此地,后逐步发展成较大村落和集镇,汉代后分三县建置,因行政管理需要在各县治形成一定规模的集镇。 2、平稳发展阶段:自宋以后,临安、於潜、昌化三县建置和名称基本稳定,三县治的规模缓慢扩大,宋代钱镠统治浙江时期,其故乡锦城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自宋至清末,三县仍仅有临安城、於潜城、昌化城三个城镇。民国年间,随着内河航运与公路交通发展,一些沿交通线乡村居民点逐渐发展成规模较大的集镇,这一时期临安市增设横畈镇(水运中心),昌化县增设颊口(临公路)、河桥(水运中心)二镇。解放后历经乡镇撤并,70年代后恢复临安、於潜、昌化三镇建制。 3、快速增长阶段:改革开放后,城镇数量与规模高速增长。在市域范围内,由于乡镇企业、个体企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