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引近慢”合称概指词体考论.docVIP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令引近慢”合称概指词体考论   摘要:令、引、近、慢四个本无关联的词学名词何时开始合称,为什么会被用以概指词体,这是一个久被忽略的重要词学问题。通过考镜源流,本文认为,“令引近慢”合称概指词体不是因为它们来自同一大曲的不同乐段,亦非基于均拍、韵断或篇幅、字数对词体的划分,而是清人宋翔凤《乐府余论》以“令”、“引近”、“慢”分别代指“小令”、“中调”、“长调”,由“小令、中调、长调”词体三分演变成的四分法。“令引近慢”合称概指词体,具有一定的文本依据与历史合理性,同时也是建立在对王灼《碧鸡漫志》、张炎《词源》相关记载的基础之上,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词体的本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认识。   关键词:令引近慢;大曲遍名;词体;均拍;小令;中调;长调   中图分类号:1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1)05-0088-07      关于“令引近慢”合称概指词体的起源,历来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认为出自宋王灼《碧鸡漫志》“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的记载,根据词调的乐曲来源,将“引、序、慢、近、令”理解为同一大曲的不同乐段;二是认为出自宋张炎《词源》“歌曲令曲四?匀,破近六均慢八均”的记载,根据均拍或韵断的不同,将词体分别划分为令曲(四均)、破近(六均)、慢曲(八均);三是认为出自明顾从敬《类编草堂诗余》的分调体例,基于篇章长短、字数多少,将“令、引近、慢”等词调分别划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令引近慢”合称是在词调与篇章字数对应的基础上,由“小令、中调、长调”词体三分演变成的四分法。明沈际飞《草堂诗余?发凡》提出“有小令,复有中调、长调,或系之以犯近慢”,首以篇章短长来解释“犯、近、慢”(清初王又华《古今词论》、徐鱿《词苑丛谈》转述)。之后,朱彝尊《词综?发凡》又提出“宋人编集,歌词长者日慢,短者日令”,以歌词短长来界定“令、慢”。清代中期,宋翔凤《乐府余论》完整提出了以“令”、“引近”、“慢”分别代指“小令”、“中调”、“长调”之说,“令引近慢”合称以概指词体,从此广为沿用,成为通例。‘      一“令引近慢”释义综述      作为词调类名,“令、引、慢”早在唐五代时期已出现,“近”最晚也已在宋初出现。“令、引、近、慢”的并列出现,首见于南宋王灼《碧鸡漫志》。此后,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令引近慢”的含义进行了解释。   其一,以词调在大曲中的前后次序来解释“令引近慢”。王灼《碧鸡漫志》卷三载:“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据此,人们一度认为“令引近慢”源于同一大曲的不同乐段。王易《词曲史》云:“引、近、慢等之所以得名,大率由大曲而起。”“凡大曲联多遍之曲以成一大篇,谓之排遍,则开首有引焉,引而长之,亦引首之义也;……近拍,谓近于入破,将起拍也。”王易此说未包含“令”,或认为“令”并非因大曲而得名。   杨荫浏通过考察不同词调类型的乐曲来源与音乐特点,指出“令引近慢”代表了大曲的不同遍数:“《碧鸡漫志》对这些名词,是依照它们在大曲中前后的次序排列的;它们代表着宋人给予大曲中占有前后不同位置的不同遍数的名称。”其中,引“可能是大曲中‘中序’开始的部分,亦即歌唱开始的部分,相当于后来的引子。”   林玫仪《令引近慢考》对“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一句的解释是:“令引近慢四者,常是出于同一大曲。”吴熊和《唐宋词通论》亦云:“令、引、近、慢诸体,都源于大曲,是大曲中某些乐段的名称。”“一套大曲,兼备众体,往往同时具有引、序、慢、近、令这些曲体。”   其二,根据均拍、韵断的不同解释“令引近慢”。张炎《词源》卷上《讴曲旨要》载:“歌曲令曲四措匀,破近六均慢八均。”《拍眼》篇又云:“法曲大曲慢曲之次,引近辅之,皆定拍眼”、“引近则用六均拍”。据此,一些学者根据均拍、韵断的不同来解释“令引近慢”。   王易《词曲史》云:“(令引近慢)节奏以均拍区分,短者为令,稍长者为引、近,愈长则为慢词矣。拍者,所以齐乐,施于句终,故名日齐乐,又日乐句。拍之多少以均而定,约两拍为一均。令则以四均为正;引近则以六均为正;慢则以八均为正。”以“节奏”解释“均拍”,节拍短而快者为“令”,缓而长者为“慢”。   赵尊岳以“拍板”之多寡解释“令慢”,云:“古无短调、中调、长调之说,仅就板拍之多寡,以定其名为令、慢,初不以文字之短长为别。”丘琼荪以“均拍”之多少来解释“令引近慢”:“令曲即小令,言令曲有四均拍。”“破即破子,大曲法曲用之,其篇幅类于引,近亦引也(引近或称中调),言破及引近之曲凡六均拍,慢曲凡八均拍。”   夏承焘、吴熊和认为“令引近慢”的区别是由于歌拍节奏的不同:“大概令曲是以四均为正,引、近以六均为正,慢曲以八均为正。一均有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