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性机制演稿.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耐药性机制演稿

细菌耐药性机制 112210101143 李柳 目录 细菌耐药性(Resistanceto Drug ) 细菌耐药性又称抗药性,系指细菌对于抗菌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 细菌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或敏感性降低,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 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耐药性 固有耐药性 天然耐药性,是由细菌的种类特性所决定的,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 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天然耐药;肠道G-杆菌对青霉素天然耐药;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对细菌无效 获得性耐药 由染色体突变,或由质粒等介导产生的,使得原先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变得不再敏感或敏感度降低。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因获得产生β-内酰胺酶的质粒,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 细菌的获得性耐药可因不再接触抗生素而消失,也可由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个染色体而代代相传,成为固有耐药。 细菌耐药机制(一般机制) 1、产生灭活酶:细菌产生灭活的抗菌药物酶使抗菌药物失活是耐药性产生的最重要机制之一,使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之前即被酶破坏而失去抗菌作用。这些灭活酶可由质粒和染色体基因表达。 灭活酶 β-内酰胺酶: 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耐药,使β-内酰胺环裂解而使该抗生素丧失抗菌作用。β-内酰胺酶的类型随着新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迅速增长。 氨基苷类抗生素钝化酶: 细菌在接触到氨基苷类抗生素后产生钝化酶使后者失去抗菌作用,常见的有乙酰化酶、腺苷化酶和磷酸化酶,这些酶的基因经质粒介导合成,可以将乙酰基、腺苷酰基和磷酰基连接到氨基苷类的氨基或羟基上,使氨基甘类的结构改变而失去抗菌活性; 其他酶类: 细菌可产生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灭活氯霉素; 细菌可产生酯酶灭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金黄色葡糖球菌产生核苷转移酶灭活林可霉素。 2、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由于改变了细胞内膜上与抗生素结合部位的靶蛋白,降低与抗生素的亲和力,使抗生素不能与其结合,导致抗菌的失败。 如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高度耐药就是通过此机制产生的;细菌与抗生素接触之后产生一种新的原来敏感菌没有的靶蛋白,使抗生素不能与新的靶蛋白结合,产生高度耐药。 如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性是既产生β-内酰胺酶又增加青霉素结合蛋白的量,同时降低青霉素结合与抗生素的亲和力,形成多重耐药机制。 3、改变细菌外膜通透性: 很多光谱抗菌药都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或作用很弱,主要是抗菌药物不能进入铜绿假单胞菌菌体内,故产生天然耐药。细菌接触抗生素后,可以通过改变通道蛋白(porin)性质和数量来降低细菌的膜通透性而产生获得性耐药性。正常情况下细菌外膜的通道蛋白以OmpF和OmpC组成非特异性跨膜通道,允许抗生素等药物分子进入菌体,当细菌多次接触抗生素后,菌株发生突变,产生OmpF蛋白的结构基因失活而发生障碍,引起OmpF通道蛋白丢失,导致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等药物进入菌体内减少。在铜绿假单胞菌还存在特异的OprD蛋白通道,该通道晕粗亚胺培南通过进入菌体,而当该蛋白通道丢失时,同样产生特异性耐药。 4、影响主动流出系统: 某些细菌能将进入菌体的药物泵出体外,这种泵因需能量,故称主动流出系统。 细菌的流出系统由蛋白质组成,主要为膜蛋白。这些蛋白质来源于4个家族:①ABC家族;②MF家族;③RND家族;④SMR家族。流出系统有三个蛋白组成,即转运子、附加蛋白和外膜蛋白三者缺一不可,又称三联外排系统。外膜蛋白类似于通道蛋白,位于外膜(G-菌)或细胞壁(G+菌),是药物被泵出细胞的外膜通道。附加蛋白位于转运子与外膜蛋白之间,起桥梁作用,转运子位于胞浆膜,它起着泵的作用。 由于这种主动流出系统的存在及它对抗菌药物选择性的特点,使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空肠弯曲杆菌对四环素、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β-内酰胺类产生多重耐药。 5、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细菌生物被膜是指细菌粘附于固体或有机腔道表面,形成微菌落,并分泌细胞外多糖蛋白复合物将自身包裹其中而形成的膜状物。 当细菌以生物被膜形式存在时耐药性明显增强(ro一1000倍),抗生素应用不能有效清除BF,还可诱导耐药性产生。 渗透限制:生物被膜中的大量胞外多糖形成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可阻止或延缓抗生素的渗入,而且被膜中细菌分泌的一些水解酶类浓度较高,可促使进入被膜的抗生素灭活。 营养限制:生物被膜流动性较低,被膜深部氧气、营养物质等浓度较低,细菌处于这种状态下生长代谢缓慢,而绝大多数抗生素对此状态细菌不敏感,当使用抗生素时仅杀死表层细菌,而不能彻底治愈感染,停药后迅速复发。 6、交叉耐药性: 指致病微生物对某一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作用机制相似的抗菌药也产生耐药性。 总之 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 抗生素的抗菌作用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