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末清初金陵画家张风人物格分析及其中隐逸思想与遗民意识之探赜
議藝份子 第十九期
明末清初金陵畫家張風人物畫風格分析及其畫中隱逸思想
與遺民意識之探賾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孫帝強
前言
中國十七世紀到十八世紀初,橫跨明末清初之時,正是中國文化急劇變動的
時代,商業文化的發達,國朝之動亂都為這苟延殘喘的明帝國帶來無限的挑戰。
此時中國南方陪都─金陵 (南京),逐漸聚集許多繪畫能手及文士寓居於此地,
藝事活躍,固然除了本籍畫家,亦多寓居金陵的藝匠,他們主要來自蘇南和皖南。
若從後代學者的論述中加以概略性囊括,這些以金陵地區為主要活動範圍的畫家
因一共同意識而形成一個特殊的群體,那就是「遺民意識」,意味著眾多遺民雲
1
集於此,堅守忠於明朝之晚節,拒不仕清。 他們當中富有許多鮮明個性及文人
學養的畫家,其對於政治的態度也往往見於畫面或題跋上,因此寓意於畫也是此
時期諸家繪畫的特色。總括明末清初金陵地區繪事繁雜而豐富,情感多樣而迷
人,為畫史上不可忽視的一時期。
在此特殊的歷史過程中,遺民思想通常只想逃離世俗、回歸自然,因此畫家
通過筆墨釋放心中之苦悶、失望,甚至是懷思故國之情。金陵畫家的實景山水既
然能圖寫興亡,作為懷想故國之思的媒介,那人物畫是否同樣可以作為情感寄託
之載體?以此發想著手,筆者於本文擬用此時期的畫家─張風(?-1661)作為
論述對象,討論張風人物畫是否能作為抒發遺民情感之載體,寄寓逃避世俗、不
仕二朝的隱逸思想。本文寫作目標有四 :首先討論張風的生平事蹟,由此先點出
其性格或思想上之特殊性;第二部分集中論述其畫學觀,探討張風的藝術思想與
繪畫鑑賞層面;第三分析其人物畫的風格表現;最後探討遺民意識與隱逸思想在
人物畫中的反映。
關鍵字
金陵畫派 (Jinling School )、張風(Zhang Feng )、人物畫(Figure painting )、遺
民(Ming Loyalist )、隱逸思想 (Recluse Thoughts )
1 單國強主編,《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真品全集 ‧金陵諸家繪畫10》(香港:商務印書館,1997),
頁 15 。
27
明末清初金陵畫家張風人物畫風格分析及其畫中隱逸思想與遺民意識之探賾
一、說禪論道的隱逸高士
關於張風,一作飌字,生平事蹟之記載,就文獻紀錄而言,多半是相互傳抄
2
而成,因此資料上並無太大出入,甚至重複性高 ,且有些文獻如 《佩文齋書畫
譜 》、《歷代畫史彙傳 》與《紅豆樹館書畫記》等皆根據地方志而來,故筆者於此
先以地方志《江寧府志》為張風生平作簡要敘述:
張風字大風,上元人(今南京),家貧,妻亡不再娶。嘗衣短
衣,北走盧龍、上谷,登昌帄、天壽諸山,夙善畫至是益工。
後歸鄉里,多寓僧寮道院,泊然世外,畫登逸品。尾署真香佛
3
空,或稱昇州道士。
觀此文獻記載後半段 ,約略提點出張風的性格是「淡泊於世俗之外」,且在思想
與宗教上偏向釋、道層面,這點亦可從其自號款署得知。
上述資料較為特殊之處在於「畫登逸品 」一句,除了《江寧府志》將張風畫
作歸為「逸品」之外,此種品評方式亦出現在秦祖永(1825-1884)《桐陰論畫》
中:
張風 逸品
張大風風 ,畫無師承 ,全慿已意,為之深入元人堂奥 ,山水既
臻化境即間寫人物亦恬靜閒適, ,神韻悠然 ,無一毫嫵媚習氣,
4
蓋由其擺脱塵鞅,另開蹊徑 。
畫作「逸品」的品名 ,隨著時間與歷史的發展,宋元之後的「逸品」觀已不同於
5
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畫錄 》中所謂的「逸品」 。這種轉變因宋代文人畫興起而
2 關於張風生平記載,清代幾本重要書畫文獻,如《佩文齋書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