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糖尿病相关基本知识及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妊娠合并糖尿病相关基本知识及护理

妊娠合并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护理 定义,名词解释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也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发生的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简称GDM)。 糖尿病对孕妇及后代产生的不良影响 后代 母亲 近期影响 胎儿畸形;流产;巨大儿;产伤;胎儿宫内发育迟缓--FGR;胎死宫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低钙血症等 妊娠高血压 剖宫产增加 远期影响 后代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危险性增加 远期糖代谢异常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对孕妇及后代的影响:恶性循环 孕妇 糖尿病/肥胖 后代 糖尿病/肥胖 孕妇 糖尿病/肥胖 后代 糖尿病/肥胖 正常妊娠糖代谢的特点 轻度空腹低血糖 餐后高血糖 餐后高胰岛素 空腹血糖较非孕妇女低的原因 血糖供给胎儿生长 。 肾脏排糖阈值降低,尿糖增加。 清晨胰岛素清除糖的能力较强。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筛查 筛查对象:所有非糖尿病的孕妇 首次产检评价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包括:年龄>30岁,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早孕期空腹尿糖阳性, 妊娠糖尿病病史,巨大儿分娩史,无明显原因的多次自然流产史、胎儿畸形史、死胎史以及足月新生儿RDS分娩史以及本次妊娠疑巨大儿、羊水过多等。 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首次产检时就要进行空腹血糖或随机血糖检查,结果异常者,进一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正常者,24-28周重复检查。 无明显高危因素者孕24~28周筛查。 筛查方法:50g糖筛和75gOGTT试验。 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前3天正常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在150-200g以上,禁食8-12小时后查空腹血糖,然后将75g葡萄糖溶于200-300ml水中,5分钟服完,服葡萄糖后1、2小时分别抽取静脉血,查血糖值。 2010年国际妊娠糖尿病研究协会(IADPSG)GDM诊断标准 重新评估GDM诊断标准并下调了诊断标准界值 75gOGTT: -FPG 5.1(92)mmol/L -1hPPG 10.0(180)mmol/L -2hPPG 8.5(150)mmol/L 强调治疗轻型GDM也有助于减少母婴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五套马车”综合治疗原则 饮食治疗 运动治疗 糖尿病教育与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中药) 病情监测,血糖监测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合并症及监测 1.高血压 为非糖尿病的2~3倍 监测内容:眼底、肾功、微循环 2.早产 占6~25% 3.羊水过多 监测内容:宫高、B超 4.酮症酸中毒(DKA) 监测内容:尿、血气分析 5.血糖监测 空腹+三餐前+三餐后2h+夜间 6.糖化血红蛋白(HbAIC) 早产缺少监测内容 监测两个字与后面内容放一起 缺少监测内容 什么是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一种致命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严重缺乏、糖代谢异常或含糖食物摄入过少时,机体就不得不通过分解脂肪获取能量,此时尿液和血液中出现酮体。大量酮体的产生和聚积,可使机体发生酸中毒,导致各种代谢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可昏迷甚至死亡。这便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对胎儿的影响 母亲乳酸酸中毒→胎儿缺氧,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低血容量→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胎儿低血容量 高血糖刺激胎儿高胰岛素血症→O2耗量增加 高血糖→心肌营养障碍 远期结局:影响智力 胎儿宫内窘迫→死胎(35%~40%) 护理措施 ㈠孕期及产褥期的护理 1 健康教育 2 孕期母儿监护 3 控制饮食:《食物交换份》 4 适度运动:应在三餐后30min~1h为宜 5 合理用药 6 提供心理支持,维护孕妇自尊 7 预防产褥感染,鼓励母乳喂养 护理措施 ㈡新生儿的护理 1 新生儿出生后即监测血糖,遵医嘱给予葡萄糖水喂服防止低血糖,同时注意预防低血钙,高胆红素血症及RDS发生。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6h内血糖值可恢复正常。 2 糖尿病产妇,即使接受胰岛素治疗,哺乳与不会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 谢谢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