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课件)明朝(中).ppt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明朝(中) 明朝的宦官制度 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 十二监: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 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太祖尝谓侍臣曰:“朕观《周礼》,阉寺不及百人。后世至逾数千,因用阶乱。此曹止可供洒扫,给使令,非别有委任,毋令过多。”又言:“此曹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恶者常千百。若用为耳目,即耳目蔽;用为心腹,即心腹病。驭之之道,在使之畏法,不可使有功。畏法则检束,有功则骄恣。” ——《明史》 初,太祖制内臣,不许读书识字。后宣宗设内书堂,选小内侍,令大学士陈山教习之,遂为定制。用是多通文墨,晓古今,逞其智巧,逢君作奸。数传之后,势成积重,始于王振,卒于魏忠贤。 ——《明史》 明朝的宦官制度 司礼监(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 司礼监,提督太监一员,掌印太监一员,秉笔太监、随堂太监、书籍名画等库掌司、内书堂掌司、六科廊掌司、典簿(bù)无定员……秉笔、随堂掌章奏文书,照阁票批朱(批红)。 ——《明史》 明朝的宦官制度 东厂 明成祖、建文帝、社会舆论 永乐十八年:东缉事厂(东厂)、北京东城区东厂胡同、东厂掌印太监(厂公/督主)、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全称)、提督东厂(简称) 东厂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监督缉拿臣民(官员)。 明朝的宦官制度 西厂(西缉事厂) 宪宗:设置西厂,与东厂、锦衣卫合称厂卫,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 武宗:西厂复开。直到刘瑾倒台,武宗才下令撤销西厂。 一、明朝的宦官制度 内行厂 武宗:刘瑾内行厂,锦衣卫、东厂和西厂也在监察之列。 正德五年被裁撤。 一、明朝的宦官制度 王振(英宗)、刘瑾(武宗)、魏忠贤(熹宗) 如何看待明朝宦官问题: 第一,异于常人的生活体验,没有子女,思维与行为方式与大多数社会成员不同。 第二,文化素养较低。 第三,以皇帝的喜怒哀乐为行动指向。 第四,士人集团抵制。(《明朝宦官干政形象的政治文化解读——以王振为中心》) 第五,宦官问题的研究指向——权力核心层的次生层。 锦衣卫 锦衣卫(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 拱卫司——亲军都尉府(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锦衣卫(洪武十五年/锦衣卫指挥使/镇抚司、侦察、逮捕、审问) 洪武二十年,焚毁锦衣卫刑具,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废除锦衣卫。 明成祖时,恢复锦衣卫镇抚司。 锦衣卫只针对官员,一般不会审讯普通百姓。 (宋)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jié)人过……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zhuàn)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 “诚然,卿不朕欺。” ——《明史》卷128《宋濂传》 二、郑和下西洋 郑和(1371——1433),回族(马和/马哈麻),明代宦官、航海家、外交家。 洪武十三年,被蓝玉由云南掠至南京,阉割成太监(燕王府)。 靖难之役中,马和在河北郑州立下战功。成祖御书“郑”字,赐马和郑姓,史称郑和。 1405——1433,郑和七下西洋。 宣德八年,郑和去世,赐葬南京牛首山。 二、郑和下西洋 (一)原因 第一,寻找建文帝。 第二,加强东南沿海边防。(倭患) 第三,海外贸易。 第四,展示国力,增加朝贡国。(宣宗事例) 诏曰:朕恭膺天命,祗嗣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仁宗昭皇帝大统,君临万邦,体祖宗之至仁,普辑宁于庶类,已大赦天下,纪元宣德,咸与维新。尔诸番国,远处海外,未有闻知,兹特遣太监郑和、王景弘等,赉(lài)诏往谕,其各敬顺天道,抚辑人民,以共享太平之福。 ——《明宣宗实录》 二、郑和下西洋 《郑和航海图》 《郑和航海图》(茅元仪《武备志》) 海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标出城市、岛屿、航海标志、滩、礁。 南沙群岛(万生石塘屿yǔ)、西沙群岛(石塘)、中沙群岛(石星石塘) 郑和群礁(民国)位于南沙群岛的群礁。 二、郑和下西洋 (二)过程 第一次下西洋:永乐三年,到达爪哇岛。 第六次下西洋:永乐十九年,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 明成祖去世,仁宗即位,下令停止下西洋。 第七次下西洋:宣德五年(1430),宣宗以外番多不来朝贡,命郑和下西洋。 二、郑和下西洋 (三)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活动: 第一,向各国宣谕皇帝诏书。 (1)明朝皇帝是天命天君,四方藩夷遵奉明朝皇帝旨意,各国之间不以众欺寡,不以强凌弱,共享太平。 (2)如果奉召前来朝贡,则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