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导学案04.doc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导学案04.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导学案04

《 【课标要求】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重 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难 点】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关系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知识导学 问题引领 一、邓小平理论(核心内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形成背景(80年代) (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科技革命浪潮迅猛兴起. (2)历史依据:邓小平总结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经验. (3)理论基础: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继承发展毛泽东思想. (4)现实土壤: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形成过程: (1)酝酿——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A背景:①1976年,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②“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延续 “左”倾错误.——导火索 B提出: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C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 D目的:纠正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E意义:①把人们从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 ②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形成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 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奠定了思想基础. (2)产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A内容:①工作重心转移: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②指导方针: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③全会决定健全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④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 B意义:①重新确立了中共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 ②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③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 (3)逐步发展: ①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②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③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解决港澳台问题的“一国两制”理论. ④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4)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 A背景:①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②中国改革走到关键时期,市场经济的困惑阻碍改革进程. B内容:①1992年南方谈话,深刻的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③中共十五大提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背景:①国际: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综合国力竞争激烈; ②国内: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2.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发展过程 (1)提出:2000年2月,江泽民第一次做出完整阐述. (2)地位确立: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意义 (1)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 (2)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 的科学体系. (3)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 四、科学发展观 (核心内容:“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1.提出: (1)2003年7月,胡锦涛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建设应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 (2)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3)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2.主要内容:第一要义: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3.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2)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