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整体性的消失与重构_中西方文学史的编撰与现当代中国文学_张英进.pdf

历史整体性的消失与重构_中西方文学史的编撰与现当代中国文学_张英进.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整体性的消失与重构_中西方文学史的编撰与现当代中国文学_张英进

2010/1·文艺争鸣·史 论 史论 [近百年来中国文学史论] 主持人的话: “近百年来中国文学史研究的反思”(本期改称“近百年来中国文学史论”)这一栏目自2007年7月开设以来,承蒙张未民 主编和执行编辑孟春蕊女士的信任以及国内外学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不仅《新华文摘》、《人 大复印资料》等许多杂志加以转载运用,《文学报》、《文汇读书周报》也都曾有专文进行评论与肯定。新年伊始,我们希望在 学界同仁的继续帮助下,将这一栏目办得更有生机,更有活力。 在本期专栏中,有两篇文章特别值得向大家推荐:一是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张英进教授的论文。该文详细介绍了近 二十年来欧美文学史编撰的几种实践性方法,并由此反观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以期获得重建中国文学史的启示。他山 之石,可以攻玉。如此宏观的比较分析视野,无疑会对国内学者的文学史研究具有参考意义。另一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历 史化”研讨会纪要》。该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有:重返80年代文学的问题与方法、左翼化与十七年文学研究和文学史研究的“历 史化”等等。不同于许多大型研讨会应景式的泛泛而谈,这是一次真正小型的、圆桌式的专业探讨与学术交流。大家有备 而来,围绕主题深层对话,因而也就有了新鲜、深刻的学术观点与思想碰撞。其认真、严肃态度,应予提倡。 (程光炜栾梅健) 历史整体性的消失与重构 ——中西方文学史的编撰与现当代中国文学 张英进 我们面临着文学史学在中文学界和英文学界分 的学术倾向的不同,也想介绍近20 年来欧美文学史 道扬镳的一个奇特现象:研究“现当代中国文学”的中 编撰的几种实验性方法及其对重建中国文学史的启 文学界拥有众多的文学史著作,而北美学界的这个领 示。我希望通过把中国和欧美不同的学术走向放在 域却几乎无人问津大型的文学史著述,而更关注特定 一起进行比较,以探求文学史的另类视野与实践(譬 () 1 如跨国族的、跨区域的、跨地方的),即那些由于过度强 的作家、群体、时期和主题的研究。 我以为,北美学 界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文学范式的变迁强化了一 调整体性消失及其再度想像时可能遭到忽略的视野和 种对整体性消失的共识,这种共识激励了以异质性和 实践。文学史作者的主体性意识对重新审视文学史学 片段化为标志的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 的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重新评价在文 发展,并且让人们逐渐倾向于寻求他者性和非连续 化、意识形态和学术生产等不同领域中得到承认或得 性。另一方面,中文学界在经历过几十年社会主义思 以继续、抑或遭到否认或遗弃的主体位置。 维模式的统一性和同质性以后,开始重整自信,认为 自身有能力进行一系列重建工作:重写文学史,重新 文学史编撰:外部与内部之间 想象同时联系中国文学传统和西方现代性的一种新 的整体性。 裴特森(Lee Patterson)纵观过去三百多年文学史 本文除了追溯中国向心的学术趋势和北美离心 作为一门学科在西方的发展,指出文学史经过了由外 66 张英进 ·历史整体性的消失与重构 () 部研究(强调作为一系列作品的文学与作为一系列事 7 缘人及政治弱势群体的写作”, 或者用来消除诸如 件的历史二者之间的关系)到内部研究(视文学为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