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绪论
第一节 本书选题背景与研究的意义
一、本书选题的背景
在实质意义上属于民法法系的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的法
制建设中,却没有编撰出自己的民法典,而是以一种单行部门法的形式
进行着民事领域内的法律关系调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深思的现
象。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民法典对于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无足轻重,也不
仅仅是因为我国立法水平的局限,而是因为我国近现代农业国的历史与
独特的国情,使得多次起草的民法典最终未能问世。
回顾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史——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们已经进行
了数次大规模的民法典起草:第一次是1954年至1956年;第二次是1962
年至1964年;第三次是1979年至1982年;第四次是时间最长也最成熟的
一次,为1998年至今,并在2002年前后达到高峰。在这逝去的岁月里,
中国法制工作者和民法学者从未放弃过民法典的起草与完善,所有人都
明白,中国需要一部系统完善的民法典。这不仅是市民社会的需要,而
且是因为民法典是民法法系传统的结晶。虽然 目前民法典的诞生再次陷
入低谷,但是许多学者并未放弃努力,因为无数新事物的诞生过程都是
充满坎坷与曲折的,笔者同其他学者们一样坚信,深具我国特色的民法
典最终会在历史的车轮中缓缓到来,但是在这历史性的一刻来到前,我
们还需要很多的付出与努力。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笔者选择了这个课
题进行探析,以期能为这一长期的历史性的课题的最终解决做出些许贡
献。
二、本书的理论意义
我们都明白,不论找出怎样的理由来进行解释,都掩盖不了我国民
法典如同 “皇帝的新衣”这一尴尬现实,这种成果性缺失,并不仅仅体
现在立法方面,更为严重的是体现在理论研究方面。回溯近现代一百多
年的历史进程,我们一直走着 “引进”、 “吸收”外来文化的路子,在
法律制度和理论方面更是如此,尤其是法学理论。当然,笔者并非排斥
学习外来的优秀制度,而是要强调,在这漫长的道路中我们一味地引进
和借鉴,逐步使得我们丧失了自我研究与创新的能力,从而导致了近现
代真正意义上我国自己法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凤毛麟角。
法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其意义不仅在于学术上,更是现实中立法的
理论基础,可以说,离开了法学理论,立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回顾世界法制史中著名法典的诞生,他们无不是有着深厚的理论研
究成果作为理论支持。例如:古罗马法至今依然熠熠生辉,是以那一时
期的乌尔比安、盖尤斯、保罗等五大法学家为代表的法学者大量的理论
研究与创新为支持的;民法法系的两大支柱—— 《法国民法典》与 《德
国民法典》也同样各自以自己国家深厚的理论研究水平为支撑。
故而,要创造出深具中国特色的民法典,就只有首先加大理论研
究,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没有捷径可行的。所以,立足于现实和本
土,加深和拓展民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是一种必然。本书立意于民法
文化与民法典,正是对民法理论进行的一种尝试性探索,希望通过深层
次地反思我国自身的文化和民法文化,来实现民法文化的发展和理论的
进一步完善,从而,为我国民法典的诞生做好最基础的准备。
三、本书的现实意义
本书在内容上,不仅重视理论,也同样重视现实意义,因为笔者明
白无论怎样完善的理论,都要来自于现实的实践活动且最终用于指导现
实中的实践。故而,笔者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更花了大量的篇幅进
行现实性的探索。例如: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罗列出
其对民法典进程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对 《法国民法典》、 《德国民法
典》、 《日本民法典》等世界著名的民法典进行深度的分析,并总结出
了它们之中我们可借鉴的制度性成果;对我国民法典的体例进行了探索
性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见等。如上所述的篇章,在本书中无
不是立足实际和理论,对现实做出的探索,以求为我国民法典的最终确
立添砖加瓦。
第二节 本书的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
法
一、本书的思路
本书试图从民法文化的内涵出发,通过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中集体精
神、德法并重的治国方略、重善良风俗的司法实践对现代民法价值理性
的影响,分析比较大陆法系几大具有代表性的民法典编撰的历史和其价
值理性选择,回顾传统中国民法文化缺失的原因和近代中国民法西方化
的历程,思考现代民法理念对于民法法典化的冲击,最终落脚于我国现
实,对我国的民法法典化历程和成果进行分析与反思,并提出了针对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