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分及液化设备发展史.doc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空分及液化设备发展史

第一部分: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 R- z, N, ~5 C, B??u5 L q. n( t!1 概述9 z F# l8 P$ ?2 W/ A/ o M3 Q# Q8 T0 Q( r( `6 ]中国的气体分离及液化设备工业,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工业。, a0 L! O# I6 B5 Q8 c: _??z分离及液化设备工业,以德国卡尔·林德教授于1985年和1903年先后发明了第一套空气液化设备和10m3/h(氧)空气分离设备算起,至今已有100年历史。在100年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不仅在品种、等级、性能和设计、制造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日趋完善,而且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范围也愈来愈广泛。$ x$ C! H% b??m* T. |7 l. B* V+ G% a+ 在经济建设中,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最初主要的用途是为金属的焊接和切割提供氧气以及医疗呼吸用氧,以后,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逐步应用于其他工业部门。在冶金工业方面,用于纯氧炼钢和鼓风炼铁;在石油化工方面,氧气既能用于裂解重油生产烯烃,又可用作煤粉气化制备合成氨的原料气和燃料气;在冶金、化工、轻纺、电子等工业部门,氮气作为原料气、置换气和保护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电光源工业方面还应用氩、氖、氦、氪、氙等气体。此外,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的产品还广泛用于在食品工业、农牧业和环境保护。近年来,在医疗卫生事业中可治愈几十种疑难病症。# t8 @! l T3 m. D2 _??}( H: b8 }9 q9 ^0 h; `: |+ Q( Y# N现代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应用领域。在今天,无论“上天人地”、“下海探宝”,都离不开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的产品。航天运载火箭、能源开发冻土、强化采油、煤矿安全等新的应用技术都正在兴起。若干年后,随着工业化加快,气体用量,将大大超过目前冶金用量。还有超导、集成电路、卫星通讯和遥测、激光等尖端技术都与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产品密切相关。8 T$ p( [- F. M5 X. j! n; X. H% k D- {3 e( V; }9 F4 r$ o) g2 p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不仅没有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的制造业,就连这类设备的应用也寥寥无几。1934年,青岛从日本购进15m3/h(氧)的空气分离设备,由日本人安装、生产,成为中国第一家采用低温分离方法制取氧气的工厂。到1949年解放前夕,全国仅在上海、青岛等少数几个沿海城市所使用的空气分离设备都是进口的,不到100套单套制氧能力在lOm3/h~200m3/h之间,全国总制氧能力不到3500m3/h。, ^; F7 L1 h7 H/ |. L0 Y$ R1 d5 O! a+ f1 J) [ s2 第一套30m3/h(氧)空气分离设备诞生(1951~1953) ??|* v- a, n- b+ I2 e v. T$ t$ W( `) i! y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的制造业也应运而生。在经济恢复较早的东北地区,用氧困难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1951年,哈尔滨市工业局派该局技术室主任宋凤宾主持这项工作,哈尔滨第一机械厂(现哈尔滨制氧机厂)首先开始设计试制30m3/h(氧)空气分离设备。$ r. p4 f1 g* b9 j7 r??v! O {该厂从社会上聘用5名(俄裔)工程师,包括接触过空气分离专业的克拉斯诺别夫柴夫,熟悉活塞式压缩机技术的那茨也夫斯基两兄弟等,并派该厂技术人员李宏远等参加设计工作,边干边学。克拉斯诺别夫柴夫找来了一份俄文版的资料(C-30型)30m3/h(氧)空气分离设备的流程和技术参数,并附有结构外形图。他们根据这份资料,结合前阶段修复25m3/h(氧)空分设备工作中获得的经验,1953年1月设计出高压流程的30m3/h(氧)空气分离设备的全套图纸,终于在1953年底完成了两套30m3/h(氧)空气分离设备的试制,并经开车运转,氧气产量达到30m3/h,氧气纯度为99.2%,达到了设计指标,这两套空气分离设备试制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空气分离设备的历史。, T. k o2 T G5 G* [. A??^( m6 B1 @: H- |- `??h% `??a3 国家布点第一家批量生产空气分离设备(1952~1956) ; T??g! M; T! q. a1 x+ k) a+ o, U4 X8 E7 t. E( q国家有关部门开始酝酿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的生产布点。1952年8月,全国厂矿机械会议,安排一些机械产品的生产。重工业部提出中国要自己生产“制氧机”,拟将“制氧机”安排在华东地区牛产。华东各厂代表大多数从未接触过空气分离设备,不敢贸然承接。只有浙江铁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