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庆金融业集聚力的辐射力的调查的分析.docVIP

关于重庆金融业集聚力的辐射力的调查的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重庆金融业集聚力的辐射力的调查的分析

关于重庆金融业集聚力的辐射力的调查分析 作者: 来源: 2006-11-16 中宏数据库 2007-04-15      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的金融业存在分散、规模小的特点,在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技术条件以及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增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金融业的集聚力和辐射力,一方面,能够将有限的金融资源集聚、整合,尽快形成行业和区域的局部规模优势;另一方面,也便于通讯、物流等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技术提升,避免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因重复建设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重庆市作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利用相对的产业集聚优势集中金融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通过对金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组合金融工具的充分运用,能够有力辐射及拉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重庆金融业的集聚力及辐射力现状   金融机构门类齐全、体系完整、覆盖广泛   从银行机构来看,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银行机构门类最为齐全和集聚效应最为明显的地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均在重庆设立了分支机构,3家政策性银行中已有2家在重庆设立分行,进出口银行正在重庆筹备设立机构,截至2005年底,银行机构网点数已达到5325个。从反映银行业机构集聚程度的相对指标——人均机构网点数和银行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两个指标来看,2005年重庆分别为1.71%和0.0016%,在长江上游地区处于最高水平。从证券机构来看,截至2005年底,重庆已经形成由2家法人证券公司、1家证券分公司、2家基金管理公司、65家证券营业部、23家证券服务部、2家专业证券咨询公司、5家期货公司及9家期货营业部构成的证券、信托、期货服务组织体系,证券从业人员有2000余人。从保险机构来看,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各级保险经营机构933家,其中保险分公司19家(外资保险公司3家)、专业保险中介公司3 2家,保险从业人员8571人、营销人员24571人。由此可见,重庆金融机构的集聚效应显著。金融机构辐射效应的主要标志是已经出现以重庆为中心、业务覆盖周边区域甚至辐射全国的金融机构。如工商银行在重庆设立了西南票据中心,专门经营西南地区的票据业务,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将总部设在重庆,已形成业务辐射全国的经营格局。   金融市场规模壮大、交易活跃、参与者众   近几年重庆金融市场稳步发展,市场不断扩充,规模不断壮大,部分子市场对周边区域已形成相当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以票据市场为例,目前重庆的票据承兑和贴现业务量在长江上游地区均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尤其是票据贴现业务占有绝对的优势。2005年重庆票据市场上的银行承兑汇票发生余额、银行承兑汇票累计额、票据贴现年末余额以及累计贴现额分别占长江上游地区的34.9%、34.2%、38%和66%。重庆票据业务量较大的原因在于拥有一个集聚辐射效应明显的票据市场,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在此设立票据专营机构,票据产品创新日趋活跃,票据跨地区流动日益频繁,重庆已逐渐成为西部地区的票据业务中心。此外,重庆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也十分明显。2005年,重庆证券市场上的交易总额达到846.4亿元,开户数达到95万余人,在长江上游地区为最高水平;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2.58%和262元,同样居长江上游地区最高水平。   金融业务发展迅速、增长稳定,种类繁多   重庆金融业务的集聚辐射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庆经济快速增长吸引了异地资金持续流入。2000年末异地金融机构向重庆市企业贷款仅为3.6亿元,但从2001年开始,京、沪、粤、鲁等资金富余地区对重庆的资金投放迅猛增长,2001年增加14.29亿元,增长3.96倍,之后4年一直保持稳定高速增长之势,年增幅分别为77%、70.57%、75.46%、61.04%,到2005年达到152.7亿元,比2000年增加149.09亿元,增长40.28倍。二是重庆金融机构对周边地区的资金供给逐渐增长。2001年至2005年间,重庆金融机构对外地企业贷款增幅分别为30.33%、196%、121%、53.41%、44.47%,到2005年对外地企业贷款达到50.92亿元。目前四川省是重庆金融机构资金的主要输出地,2005年重庆流向四川的资金达到31.61亿元,占当年重庆外流资金的62.08%。重庆金融机构投向外地资金主要是贴现,2005年占60.27%,投向四川的资金中贴现就占了81.5%。此外,就主要金融业务品种而言,近年来,重庆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推出了各自的基金、信托类理财产品,助学贷款、农村小额信贷、信托贷款等方面也不断取得创新和突破,在其他个人金融产品方面的创新更是层出不穷,不仅丰富了金融产品的层次,极大地拓展了居民和企业资产组合的空间,而且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机构配置资源的能力。   进一步增强重庆金融业集聚力和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