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03 地球-2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 一、地球的密度、重力和压力 1.地球的密度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出地球的质量,同时根据已知的地球体积,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5.517克/cm3)。野外常见的岩石的密度通常为2.5-3克/ cm3 ,地球内部的物质密度应远远大于其平均密度。 通过地球物理和实验岩石学方法研究发现,地球内部的密度存在数个不连续界面; 0-670公里存在三个小台阶。 670公里处密度由3.99g/cm3突变到4.39g/cm3 cm3 2891公里处密度由5.57g/cm3突变到9.90g/cm3 5150公里处密度由12.17g/cm3突变到12.76g/cm3 地心处的密度为13.09g/cm3 。 第二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 2.地球的重力 1)重力的定义:地球的重力是指地心的引力与地球自转产生的合力。 地球表面重力值的变化:固体地球表面的重力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加大。 地球内部重力值的变化:从地面向下,重力值逐渐增加,至2891公里处达最大值,2891-地心,重力值急剧减小,地心处为零。见图2-7B。 重力异常的概念 : 理论值:以大地水准面为标准,计算的地球表面各处的重力值。 实测值:实际测量的重力值。 实测值经高度和密度校正后与理论值不符的现象称重力异常。 当矫正后的实测值大于理论值时称正异常,反之称负异常。正异常区表示地下存在高密度物质,负异常区则为低密度物质。 第二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 3.地球内部的压力 所谓地球内部的压力是指地球内部的静压力,它取决于深度、上覆物质的平均密度和平均重力。地球内部的压力变化见表P14-C 。 二、地球的温度 火山喷出的 灼熔岩流 以及温泉的喷出,均告诉人们;底下深处具有巨大的热源。 一)地热的来源: 1)放射形元素的衰变能(地热主要来源)。2)化学反应能。3)重力能。4)地球旋转能。5)结晶能等。 第二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 二)地面热流 地球内部的热量通过岩浆活动、断裂构造、岩石传导等形式船递到地面,由于地壳构造状态的不同,传递到地面的热量 也不同,为了反映地面传递热量的大小,我们用地面热流来表示。 所谓地面热流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地面放出的热量,热流单位为HFU,1HFU=1微卡/(㎝2·秒)=41.87毫瓦/㎡。不同地区的地面热流值见P15表2-1 三)地下的温度 从地表至地下深处,温度的变化分为三种类型: 1.变温层:接近地表,深度平均约为15米,其热量主要来至于太阳的辐射能。该层的温度随昼夜、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恒温层:变温层下温度常年不变的地带,热量来自于地球内部地热。该层的温度与当地的年平均气温相等,通常两极较深,赤道较浅。 3.增温层:恒温层以下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热量来自于地球内部。为了反映该层的温度变化特征,我们常用地温梯度(C/100M)、地温级(M/C )来表示。处于不同地壳构造状态下的地区,其地温梯度或地温级不同。 第二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 三、地球的磁性和电性 一)地球的磁性 地球是一个磁化的球体,具有一定的磁性,地球磁力线分布的范围称为地球的磁场。 由于地磁极常发生缓慢的位移并与地理极不在同一位置,因而我们用下列要素来表示地球磁场的特征: 1)磁力线与方位;2)磁倾角;3)磁偏角;4)磁场强度。 其它:磁场各要素的变化规律。地磁异常现象与磁法勘探 二)地球的电性 地球具有微弱的自然电流—大地电流其平均值约为2A/公里2,两极地区较大。在地质上可利用岩石的电阻率进行电法勘探。 四、地球的放射性 地球内部分布的放射性元素使地球具有放射性,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还放出一定的热量,成为地热的主要来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利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原理进行同位素测年,找矿等。 第二节 地球的物理性质 五、地球的弹性和塑性 一)表现形式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表明地球具有弹性,日月引力作用造成地球发生固体潮(7-15厘米)也表明地球具有弹性。地球的自转,因离心力作用造成地球成为一椭球体,表明地球具有塑性。 二)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是指在介质内传递的波(研究重点),面波是指在介质表面传递的波。体波分为横波(S波)与纵波(P波) 横波:质点的震动方向与波的运动方向垂直。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