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中西医比较教材.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第一部中西医比较教材

第十五章、中西医现代化 第一节 中医现代化 一、中医现代化的迫切性 二、中医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三.中医现代化的目标 第二节 西医现代化 一、西医也要现代化 二、西医现代化面临的问题 三、西医现代化的目标 * 这一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历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需要、动机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表现了人格的倾向性;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特征,它们都是人格的组成部分。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先有心理过程,而后逐渐形成了人格。人格形成以后,又会对心理过程具有制约的作用。 中国第一部中西医比较教材 《中西医学比较》 冯泽永 著 绪 论 第一节 中西医学比较概述 一、中西医学比较的历史 (一)鸦片战争以前 (二)鸦片战争至1949年 1、西医进入中国的双重性质 2、三种态度 3、中西汇通派及其作用(代表人物:唐容川、朱沛文、恽铁樵、张锡纯 ) (三)1949年以后的三个阶段 1、1949-1966 2、1966-1977 3、1977- 二、中西医学的可比性 (一)不可通约性 (二)可比性 三、中西医学比较的内容 (一)历史及文化背景 (二)方法论 (三)两种医学体系 (四)临床及预防 (五)医学模式拓展下的比较 第二节 中西医学比较的意义 一、促进医学发展 二、促进经济发展 三、帮助人们学习和掌握医学 第一章 历史的启示 第一节 同源 一、本能救护与劳动创造医学 二、从巫医合一到巫医分家 三、轴心时代辉煌的医学 (一)《黄帝内经》与《希氏全集》的惊人相似之处 1.同处于文明的奇迹时期 2.都抛弃巫术与迷信 3.都强调整体观念 4.都注重动态平衡 5.都强调哲学指导 6.都强调临床观察 (二)《黄帝内经》及《希氏全集》同中有异 1.功能与结构的偏重不同 2.哲学思辩的地位不同 3.理论的普适与局限不同 第二节 异流 一、中西医圣的不同范式 (一)张仲景及临证医学范式的确立 1.张仲景成就的历史背景 2.张仲景的成就 (1)理法方药为一体 (2)确立辨证施治原则 (3)方剂学的确立 (4)内外妇儿各科的贡献 (二)盖伦的解剖生理研究 1.盖伦成就的背景 2.盖伦的成就 二、中西医圣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一)中医 1、张仲景确立了中医范式 (1)定位于“仁术” (2)临证医学范式 2、昌盛的中医(张仲景之后-近代) 3、中医昌盛的主要原因 (1)强大而统一的中国为中医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2)宽容和兼容并包的文化和学术氛围 (3)文人当政对学科的重视 (4)对外开放和学术交流 (二)西医 1、盖伦确立了西医范式 (1)纯粹理性 (2)结构及功能、基础与临床的关系 2、曲折发展的西医 (1)黑暗的中世纪与神学的婢女 (2)文艺复兴以后迅速崛起的西医 第三节 殊途同归 一、中西医的冲突及融合 二、共创现代医学 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两种医学 第一节 文化与健康 一.文化与人类行为 二、文化与躯体健康 (一)对身体健康标准的影响 1.常态标准 2.理想标准 (二)影响生理反应 (三)影响行为而影响健康 三、文化与心理健康 (一)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影响 1.常态标准 2.理想标准 (二)影响心理致病 (三)影响心理治病 (四)影响心理调节方式 第二节 中西文化及中西医学 一、中西语言文字与中西医学 (一)中西方文字的差异及其对医学的影响 1.中西方文字差异 2.对医学的影响 (二)中西方语言的差异及其对医学的影响 1.语体差异 (1)综合语与分析语 (2)文学语体与科技语体 2.语意差异 3.对医学的影响 属性 集约性 稳定性 构词灵活性 艺术性 中国文字 视觉 强 强 强 强 西方文字 听觉 弱 弱 弱 弱 二、中西哲学及中西医学 (一)中国哲学与中医 1.《易》与中医 (阴阳、五行、藏象、辨证、恒动等) 2.道家与中医(道法自然、辨证等) 3.儒家与中医(仁术、实用理性等) 2.西方哲学与西医 (实物中心论、还原论、纯粹理性、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等) 三、文化的其他方面与中西医学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