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级优质课14秋天
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第39中学
执教: 杨 帆
《秋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秋天》是何其芳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诗人用情味深长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三节诗组成三幅既流动又整合的秋天意象,抒发了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首诗的内容简单易懂,教学的重点是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诗意,体会情感,品味语言。诗歌的语言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应通过学习此诗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同学拥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对于现代诗歌的阅读理解仍有难度,对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意境的体会也会比较吃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诗化的语言;2、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诗歌并理解诗歌意境。
能力目标:品味诗歌语言美和诗意美,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歌的含义,体味诗歌的诗意美;
2、品味诗歌重点语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课时参考】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秋天
1、欣赏秋景;
2、沐浴着秋日的阳光,同学们试着用诗化的语言说出自己心中的秋感。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让学生沉浸在美的享受中,从而激发他们的诗情,引导进入文本。
朗读诗歌,随情诱导——品读秋天
1、探究学习诗歌的方法;
2、师生互动:学习诗歌应该用怎样的方法更有助于我们的理解?
3、借鉴西渡读诗的方法自读诗歌;
4、请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引导学生探究诗歌意境;
5、根据电子课文的画面,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整体品味。
设计意图:语言是文本的窗口,机械的认读或鼓励的讲解会扼杀语言在诗歌中的灵性。本环节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并配以画面来创设阅读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在读中悟,悟中读,反复质疑,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从而获得独到的审美体验。
合作探究,想象描绘——描绘秋天
1、三节诗歌仿佛三幅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请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2、学生活动:合作描绘秋天(同样的景、同样的画,课文用诗的语言来描述,现在请大家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述画的意境)。
设计意图:每一句诗都是一幅诗意的画面,学生通过对课件中所看到诗歌意象的感知,生发想象联想,同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特点,让学生在课件上直接拼图,感受诗意如画,从而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此外,本着关注学生,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在本环节中缓解前两个环节学习的疲劳,在主动操作中掌握知识。
欣赏图画,激情创作——歌颂秋天
1、简介作者——何其芳
2、拓展训练:用诗的语言写两句自己心中的秋天。
设计意图:将阅读与口头表达、写作相结合,在深入感知的基础上,从书本向生活,从课堂向课外延伸,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2014年安徽省首届中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活动参评教学设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