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科院科技动态2015第7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pdf

中国林科院科技动态2015第7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林科院科技动态2015第7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林科院科技动态 2015 7 7 13 年 月 第 期 (总第 期) 本期目录 科研动态2 麻竹倍性育种及其耐寒转基因育种研究取得重要突破2 我国8种重要珍贵阔叶用材树种培育与配套加工利用技术研究 取得阶段性成果2 高寒沙地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取得重要进展3 科技成果4 “长江上游岷江流域森林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的耦合与长期演变机制” 取得重要科技成果4 杜仲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5 创新平台7 国家林业科学数据平台建设与运行服务成效显著7 人才队伍8 徐俊明: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 专家建言9 卢孟柱、陆元昌:杨树飞絮治理有法可用9 国际前沿11 全球首个沿海湿地恢复方法学通过“核证减排标准”(VCS) 的审定11 中国林科院科技动态 科研动态 麻竹倍性育种及其耐寒转基因育种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卓仁英率领的研究团队围绕建立稳定、高效 麻竹花药离体培养再生体系和转基因体系,在国内外首次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获 得了多倍体麻竹植株和转基因麻竹。 在查清麻竹花药发育情况的基础上,团队以麻竹未成熟花药为外植体,对 影响花药愈伤诱导效率和愈伤组织分化率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成功诱导出了愈 伤组织,获得了花培再生植株。以麻竹花药培养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 利用构建的麻竹愈伤组织农杆菌介导转化体系,获得转乙酰胆碱氧化酶基因 (CodA )再生植株,经分子检测证实CodA 基因已经整合到麻竹基因组中,并 且转基因再生植株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可以引导CodA 基因的正常表达。低温 胁迫处理及其生理学分析表明,转基因植株的耐寒性高于非转基因植株。该团 队还以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两年生多倍体再生植株和实生苗为材料,对其形态 学特征、解剖学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等多个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发现麻竹花 药诱导形成的再生植株四倍体材料占绝大多数,不同无性系生长发育差异显著, 可以开展倍性育种研究及优良无性系选育。相关研究成果在 《In Vitro Cellular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Plant 》、 《PLoS One》等期刊上发表。 通过本研究建立的麻竹花药组织培养体系和转基因体系,为麻竹倍性育种 和分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体系,解决麻竹遗传改良长期停滞不前的难题。 我国8种重要珍贵阔叶用材树种培育与配套加工利用技术研究 取得阶段性成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对优质木 材的需求不断增大。为了实现良种与良法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珍贵木材的供 给量,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张守攻率领的研究团队等单位承担的 “重要珍 贵阔叶用材树种培育与利用技术研究”项目,经过4 年的研究,在楸树、楠木、 2 第7期 鹅掌楸、木荷、樟树等8 个树种的优良新品种选育、定向培育技术和栽培模式、 高效繁育技术、木材机械加工与涂饰性能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首 次实现了良种选育、定向培育和栽培模式,以及木材加工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和全产业链的贯通。 项目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子代测定等方式,构建了银杏、楠木和 木荷等树种的7 个育种群体;依据苗圃测定、田间测定和区域试验示范,共选 育出了优良家系和无性系184 个,审(认)定林木良种15 个,获得新品种权2 个。 同时,通过立地条件选择、水肥调控技术、密度调控技术、修枝抚育技术等研究, 初步确定了珍贵树种适宜的立地条件、整地方式、造林密度、修枝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