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技科学视角看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pdf
第2期 阅江学刊 No.2
Academic
2011年4月 Yuejiang Journal Apr.2011
·气象与人类社会·
从技科学视角看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肖雷波,蔡 仲
(南京大学,南京210093)
的实践活动,并处在一张由人类因素和非人类因素等异质性力量构成的动态无缝之网中,其
中,政治、科学、技术、社会、自然等各因素相互缠绕在一起,无法分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的目标是各种谈判力量在所谓科学“证据”的基础上相互博弈,建立起某种行动者网络或联盟,
即达成一份新协议。但由于各方的科学“证据”分歧太大,这种联盟无法建立,会议也几近失
败。因此,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学术交流的公平原则,但他们在气候研究方面的
不对称性同样导致了极不公平的政治与经济后果。中国要改变这种不对称地位,就应加强相
对自主的气候科研,争取更多的气候科学话语权。
关键词:技科学;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科学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B0;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1)02-0023-09
从传统认识论的视角来看,科学是寻求真理 术共同体则时常成为日常政治与经济决策最重要
的一种独特活动,是客观、公共和可检验的,这是 的裁判员,他们有能力为政治与社会设定一个廉
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政治及社会的关键性 洁、公正、共识的标准,使政治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划界标准。科学越接近真理,就越能够摆脱政治 科学的这种权威令其他文化望尘莫及,每一个承
与社会的干预与控制;从默顿社会学的视角来看, 认科学真理的政府都应该接受科学家的建议并支
科学是一个能够自我管理并拥有独特规范秩序的 持科学事业。然而,这不过是“小科学”时代的科
团体,具有一组特殊的制度性规范,这些规范制约 学特征。随着二战中“曼哈顿工程”的出现,科学
着学术共同体的研究活动,并反过来帮助科学有 进人了“大科学”时代,其主要特征是科学技术与
效地摆脱政治与社会的约束与控制,避免商业与 社会的一体化,表现为科学、技术、自然、社会、经
经济的污染。正是因为以上两种观念深入人心, 济、军事、文化等各种异质性力量联结成一个行动
因此科学常常被视为真理,而从事科学活动的学 者网络,网络中的各种因素一同演化。
收稿日期:2011—03—10
作者简介:肖雷波,男,江西吉安人,南京大学一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教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论研究;蔡仲,男,江苏涟水人,南京大学哲学系
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驻院学者,主要从事科学哲学、科学技术论研究。
23
阅江学刊:2011年第2期
五十年前,“全球环境变化”之类的词语几乎 鉴于此,本文力图采用技科学观点来分析2009年
没人听过。然而在今天,受各种各样技科学的发 那次倍受世人瞩目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从
展(如哈勃太空望远镜和阿波罗计划等)所推动, 中得到关于气候变化的一些启示。
“全球环境变化”这样的词语已在当前的许多领
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回溯
域中司空见惯。大家所熟知的全球环境威胁有过
度砍伐森林、沙漠化、臭氧层黑洞、生物多样性丧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围气候变化框架公
失以及气候变化等等。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从“三维度”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以晋江电视台《新闻天天报》为例.pdf
- 从“为自己而活”到“利他个体主义”——乌尔里希·贝克个体化理论中的一种道德可能.pdf
- 从“人之常情”到“医之常情”--医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探析.pdf
- 从“人的发现”到“世界的发现”——论文艺复兴对科学复兴的深刻影响.pdf
- 从“人肉搜索”的二元性看法律与道德的规制.pdf
- 从“做科学”到“说科学”--浅谈如何在“做中学”中引导幼儿语言的表达.pdf
- 从“关心自己”到“认识自己”--论福柯主体理论的道德维度.pdf
- 从“加名税”看法律与道德的关系.pdf
- 从“历史科学”到“政治科学”——关于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主题的思考.pdf
- 从“可持续发展位”到“科学发展位”“发展位”的演进.pdf
文档评论(0)